第十三章(第2/3頁)

謝塵沒答,轉頭看向白歌:“時候不早,留下來一起用晚飯?”

“不必了,不必了,我回韶音閣吃就好。”

白歌連連擺手,在一個不算熟悉的男子房中呆了這麽久已是極失禮了,怎麽還能與他單獨用晚飯。

卻在此時,肚子傳出咕嚕一聲。

“咕嚕——”

這一聲不受控制的輕響,白歌頓時覺得整個人都不好了,臉上滾燙,耳朵冒火,窘迫的似乎連頭發都在燃燒,繡花鞋中的腳趾緊緊縮成一團。

她甚至都不敢擡頭看謝塵和李濱的神情。

心中只哀嘆自己與這位大姐夫多半是八字不合,不然怎麽與他呆了這一會兒,就接連這般丟人。

謝塵墨色深濃幽邃的眼眸中,仿佛冰面破碎的劃過一縷笑意。

他嘴角動了動,似乎強忍著不讓自己笑出聲,以免面前的小姑娘尷尬羞愧的昏過去。

手握成拳到嘴邊輕咳了一聲,他才道:“正好今晚讓廚房加了些菜,你便陪我一起吃吧,免得回去還要等上許久。”

白歌動作局促的快速站起身,嶄新的衣料被摩挲得簌簌作響。

她一邊低著頭掩飾自己僵硬的神情,一邊連連擺著手道:“不用了,真的不用了,我先回去了。”

說完她便想往外走,只是剛剛跨出門檻,便又想起了一件事,便只能硬著頭皮退了兩步回來。

白歌頂著一張火燒火燎的臉,從袖袋裏掏出戚白玉給的那張名帖清單,放到了離謝塵位置很遠的一張小幾上。

“嗯,這是老夫人壽宴的賓客名單,姐姐讓我送過來的,還請姐夫仔細核對一下。”

她聲音又急又低,說完這句話,便不再停留,匆匆走出了莫妄齋。

謝塵依舊坐在那裏,只是看著小姑娘仿佛後面著了火倉皇而逃般離去的背影,終於還是沒忍住,輕笑出聲來。

“還真是個孩子。”

他搖頭低笑著嘆了一句。

李濱捧著火折子,將靠窗邊的最後一盞燭燈點亮,才跟著笑道:“這位七姑娘的面皮倒是挺薄的,瞧著還真不像是戚國公府養出來的姑娘。”

謝塵起身來到書桌前,將白歌留下那張名單先隨意的掃到一旁,從一摞邸報奏折的底下抽出一封信疏。

他翻看著信疏上關於白歌生平的詳細記載,嗤笑道:“本也不是戚國公府養出來的。”

李濱這才想起來,昨日早上三爺派人去查這位七姑娘的生平,今日午間這信疏便已出現在三爺案頭上了。

謝塵將那信疏扔到他懷裏,李濱打開看了一遍。

“原來是在江南長大的,怪不得口音也有些怪呢,軟聲軟氣的,這戚家三爺也是夠倒黴的,本來是回京述職,卻不想嫡母過世成了奔喪了,還得卸任丁憂三年。”

李濱一邊看一邊搖頭嘖嘖的嘆了兩聲。

“看他這些年在淮安也沒撲騰出什麽水花來,像這般不受重視,三年後還能不能起復都難說了。”

謝塵坐到書桌前,看起另一封奏疏。

他目光在裏面的兩行字上劃過,接著停頓一瞬,眸色漸冷,隨即動作飛快的抽出信紙寫下一長串文字,塞入信封,用火漆封好,遞了出去。

“立刻送到司禮監,你親自去,務必趕在宵禁前送到掌印張公公手裏。”

李濱見他神色嚴肅,連忙不敢再多言打趣,接過信封便出了門,一路小跑著去備馬送信去了。

謝塵緩緩撥弄著拇指上的墨玉扳指,眯眼看著閃爍不定的燭火。

他將這幾日江西發生的事情在心中又理了一遍,越發明了此事的關節不在別處,而是在宮中,在陳泓身後的那位太後娘娘身上。

這位太後娘娘並非是今上元康帝的生母,而是先皇靖安帝的元後,已故的成元太子的生母。

只是成元太子在靖安三十二年染了時疫病逝,其後二皇子和五皇子爭奪太子之位引起黨爭一個被幽禁,一個自盡,反而是之前並不出眾的四皇子最終得了皇位。

元康帝生母早逝,登基後便尊嫡母為聖母皇太後。

只是到底不是親母子,太後的親生兒子成元太子又死得著實有幾分蹊蹺,這與元康帝的母子情分便更是禁不起細思了。

戚家原本仗著是未來皇帝的舅家,風光無限,戚國公府權勢極盛,可太子過世,元康帝登基,雖然太後還在,可畢竟不是皇帝生母,再加年紀大了,一旦太後薨逝,戚家衰落便在轉瞬間。

如今太後雖年事已高,卻在宮中,朝中的動作不斷,說起來,也還是為了戚家。

戚家,呵。

謝塵在心中冷笑一聲,這事兒最終的落點竟然在這兒。

還真是瞌睡就來送枕頭,昨晚那幾個蠢貨竟這麽快就要派上用場了。

想通此中關節,他心中略微一松,正準備喚人擺飯,腳邊“嘩啦”輕響,一低頭便見那張被白歌留下的清單不知何時竟被掃落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