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第2/3頁)

但是只要敖銳澤肯原諒大皇子,那麽大皇子身上的錯處就能減少很多,他就又能和四皇子站到一條起步線上去了。

最主要的是,大皇子的名聲已經毀了,他不能再失去敖銳澤這個助力了,所以無論如何,他們現在都要安撫好他。

至於敖銳澤受了委屈的事情,等到大皇子繼位之後,她一定會讓大皇子好好補償他的。

所以敖銳澤並不會吃虧不是嗎?

敖銳澤沒說話,只是定定地看著她。

沒由來的,賢妃心裏突然有種被敖銳澤看穿了的錯覺。

只是不等她再開口,他們就聽到敖銳澤說道:“好,我一會兒就進宮去向父皇求情。”

但是進了宮之後,敖銳澤卻根本沒有提到這件事情哪怕半個字,正如同他上一次來時,也沒有向元熙帝訴過哪怕半個字的苦一樣。

他只說道:“父皇,兒臣今早看到邸報,說是最近這幾個月,各地匪患突然猖獗了很多。”

“沒錯。”

元熙帝說:“應當是因為荒季到了,山上的土匪也開始缺糧,所以他們就又開始大肆劫掠過路的旅客了。”

想到這裏,元熙帝不禁皺起了眉頭。

畢竟匪患一直都是歷朝歷代皇帝頭疼的事情,到了他這兒也不例外。

因為土匪常年盤踞險地,易守難攻,而且他們對山林極其熟悉,一碰上官兵大規模圍剿,就躲進山林之中,等到官兵走後,再出來作亂。

“父皇。”

敖銳澤提醒道:“但是今年冬春兩季的匪患比以往這個時候都要嚴重。”

元熙帝下意識坐直了身體:“怎麽說?”

敖銳澤:“怕是有人在背後搗鬼。”

有人在背後搗鬼?

元熙帝的眉頭瞬間就皺得更緊了:“難道又是那些前朝余孽?”

敖銳澤:“……”

前朝都已經亡了一百多年了,哪還有那麽多的余孽。

他直接說道:“嫌疑最大的是兩淮鹽商。”

元熙帝當即從身後的櫃子裏拿出來一沓奏章,翻開一看,匪患最嚴重的地方,果然都是以往鹽商運鹽時常走的地方。

“最主要的是,這些土匪幾十年前就存在了,但是他們以往劫掠的都是一些路過的小商小販和平頭百姓,幾乎沒有對那些大鹽商動過手。”

敖銳澤:“因此可以推斷出這些土匪十有八九都跟那些鹽商有勾結,甚至於有些土匪就是那些鹽商蓄養的。”

至於他們原本的目的——勾結土匪是為了保護他們的貨物的平安,蓄養土匪則純粹是為了斷絕其他小商小販販鹽的可能。

但是現在朝廷廢除了食鹽官營法,斷了那些鹽商的發財之路,他們當然不會甘心。

而他們想到的應對方法顯然是驅使那些土匪,嚇退那些小商小販,到時候他們繼續把持大揚的食鹽銷售渠道。

想清楚這些,元熙帝的臉瞬間就黑了:“奸商,一群無恥的奸商!”

敖銳澤當下說道:“所以兒臣今天過來,主要是為了向您請命,帶兵出京剿匪。”

“剿匪,你?”

元熙帝下意識道。

不是他質疑敖銳澤的能力,而是因為他記得,在此之前,安王連兵書都沒有讀過幾本,更別說是帶兵打仗了。

“父皇,成與不成,總得試一試,反正現在朝廷也不缺錢了。”

“最主要的是,要是能將那些土匪全都剿了,百姓也能真真正正地過上安生日子。”

說到這裏,敖銳澤頓了頓:“為保萬一,父皇可以派遣衛國公來協助兒臣。”

聽見這話,元熙帝也不禁有些心動。

又一想起他剛剛接到的,賢妃出宮去找了敖銳澤的消息情——

不用猜也知道賢妃出宮找敖銳澤是為了什麽。

他對賢妃也不免有些失望。

因為他原本還以為賢妃是個再合格不過的母親。

現在看來,她心底的彎彎繞繞也多著呢。

只是沒想到敖銳澤似乎並沒有順從賢妃的想法的意思,否則他也就不會想著在這個時候離開京城了。

雖然他也希望敖銳澤兄弟三人能兄友弟恭,但他還不至於去強求敖銳澤這個受害者去寬恕施害者。

所以既然敖銳澤想要暫時遠離這片傷心地,出去散散心,那他自然不會拒絕。

短暫的沉默過後,元熙帝點了點頭:“也好。”

也正因為如此,元熙帝原本也沒指望敖銳澤真能做出點什麽成績來。

但是他沒有想到的是,敖銳澤和夏景曜抵達邊州之後,僅僅只用了短短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就率領著五軍營左掖軍一萬人馬,以摧枯拉朽之勢,將大揚朝境內最大的,長期盤踞在通州、邊州、朔州三州的一個土匪聯盟豐山幫橫掃一空,光是被他們當場斬殺的土匪就超過了四千之數。

“我是真的沒有想到,我們居然這麽容易就掃平了這個豐山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