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第2/3頁)

那些朝中重臣當即反應過來:“皇上,當務之急,是趁著安王還沒有走遠,立即派人將安王追回來。”

元熙帝這才反應過來:“來人,來人……”

也就在這個時候,那名官員把剩下的話也都憋了出來:“安王爺不是一個人離開的鄆州,他是帶著五軍營三萬將士,和鄆州五萬府兵一起離開的鄆州,而且離開鄆州之前,他還親自帶兵,將鄆州驛站裏存活的瓦剌使者和士兵全都撲殺了。”

元熙帝:“……”

大皇子和四皇子:“……”

尚且來不及感慨於安王的大仁大義的滿朝文武:“……”

你管這叫做是去瓦剌請罪?

但是更讓他們意想不到的事情還在後面。

元熙二十五年四月二十日,安王以瓦剌不尊大揚朝廷,不敬大揚皇帝,三十年來,兩次削減朝貢之物,三次以次充好,五次故意推諉朝貢之事在先,瓦剌王子當街調戲五公主,事後竟然不向大揚朝廷請奏就自行暴斃身亡的事情在後,帶兵八萬,攻打瓦剌。

元熙二十五年四月二十三日,安王將手中八萬大軍分作兩部,一部七萬人由衛國公夏景曜統帥,駐紮在大揚邊境。

一部一萬輕騎兵,由安王統帥,扮作送葬隊伍,詐以瓦剌小王子不幸在大揚境內染病身亡,朝廷令他護送小王子遺體回瓦剌為由,要求進入瓦剌境內。

瓦剌因為來不及知曉事情真相,便放任他們進入了瓦剌境內。

等到瓦剌反應過來的時候,安王已經率領軍隊逼近了瓦剌王庭。

元熙二十五年四月三十日,瓦剌王庭被安王率軍攻破,瓦剌可汗以及一眾王子肉袒出降。

當天晚上,關押瓦剌可汗以及瓦剌一眾權貴的帳篷突發大火,瓦剌可汗及一眾王子全都不幸殞命。

元熙二十五年五月初二,衛國公夏景曜裹挾名為支援實為勸阻的神機營四萬大軍以及肇州五萬邊軍,與安王裏應外合,在長陽湖畔,一舉殲滅瓦剌十萬主力騎兵,射殺瓦剌戰神合別乞。

至此,瓦剌國滅。

元熙二十五年五月初十,安王以重南國和內馬惕部,明明接到了他的調令,卻拒不出兵支援大揚為由,發兵攻打重南國和內馬惕部。

重南國誓死不肯投降。

元熙二十五年五月十五,重南國都被攻破,重南國王被生擒,安王隨後命人將他五馬分屍,並棄屍野外。

元熙二十五年五月二十五日,內馬惕部可汗將可汗之位傳給王弟之後,自焚於王庭之中,以謝大揚。

得知此事,安王方才退兵。

接到這些消息,滿朝文武:“……”

元熙帝:“……”

他們還在為瓦剌得知瓦剌小王子死在了安王手中,萬一他們不依不饒,極有可能出兵攻打大揚的事情而發愁的時候,安王已經果斷先出兵了。

他們還在為萬一安王戰敗了,大揚該怎麽辦的時候,安王已經攻破瓦剌王庭了。

他們還在為到時候怎麽安撫那些藩屬國的時候,安王已經順手把另外兩個也不怎麽安分的藩屬國打服了。

有本事的人就是囂張,就是了不起啊!!!

但是誰會不喜歡這份囂張呢!

一時之間,大揚上下一片欣喜若狂,京城的大街小巷更是上演了萬人齊贊安王功績的場面。

可是和大揚相比,得知這些消息,其他那些藩屬國卻是用如喪考妣來形容也不為過。

尤其是在他們得知安王正率領大軍朝著他們趕來的時候。

“快,快派遣使臣去去迎接安王,把國庫裏的財寶都帶上,就說是我們今年豐收了,所以準備把往年短缺的朝貢,都雙倍補上。”

……

“把太子送去大揚,就說我國仰慕大揚文化,決心派遣太子前往大揚學習。”

或許他們之前根本沒把大揚放在眼裏,但是現在,他們想不畏懼大揚都不行了。

畢竟前兩個月,他們還在跟瓦剌商議,要逼迫大揚把草原讓出來給他們牧馬——這也是這一次,瓦剌會突然派出他們的小王子前往大揚朝貢的主要原因。

結果短短不到兩個月的時間,他們之中實力最強大的瓦剌就被大揚滅了國,重南國王屍骨無存,內馬惕部可汗被迫自焚。

要知道他們這些國家的實力,甚至還不如重南國呢!

他們可不想重蹈瓦剌他們的覆轍,尤其是重南國和內馬惕部——在根本沒有接到安王的調令的情況下,被扣上一頂抗旨不遵的帽子,然後第二天就被滅了國。

得知這些消息,安王欣然於元熙二十五年六月十五班師回朝。

“好!”

這已經不知道是元熙帝第幾次在大朝會上拍手叫好了。

“不愧是安王哈哈哈哈哈!”

“朕原以為將安王與孫仲謀對比,是朕誇大其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