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第2/4頁)

也正因為如此,從這一年起,朝廷開始向友邦提供平價糧和無息貸款,光是無息貸款每年就高達一千五百萬兩,錢糧不夠時,便從皇帝的內帑中支取。

但是人心往往比天災更可怕,即便如此,還是有數十個國家因此陷入了災荒和戰火之中。

永平十四年一月,南洋海國爆發農民起義,起義軍領袖是大揚留學生出身,出於對大揚的崇拜,他在推翻海國國王的統治之後,並沒有自己登基稱帝,而是選擇了向大揚朝廷上書,請求歸附大揚。

永平帝再三推辭之後,見他一力堅持,便勉強答應了他的請求。

永平十四年六月,永平帝改海國為海州,封該起義軍領袖為海州公,管理海州,並大力扶持海州的經濟民生。

至此,大揚擁有了第一塊海外領地。

此後短短不過五年的時間,海州一躍成為南洋最繁榮的地區,世界第六大港口。

其他國家和地區的民眾見狀,紛紛效仿海國上書請求歸附大揚。

只永平十九年一年的時間,大揚就又增加了五塊海外領土。

永平二十年,一篇名為‘一百三十年了,鄆州城的城墻都已經擴建了三次,我家的祖宅都已經翻修了六回,可是皇家那座一到雨天就漏水的太廟和皇宮卻還沒有修繕過哪怕一次’的文章出現在了各地的小報上,引得全國上下一片激慨。

在各地清流、鄉紳的帶領下,全國百姓踴躍捐款,就連各國使臣和留學生也慷慨解囊,最後籌得資金九百萬兩捐獻給朝廷,用以修繕太廟和皇宮。

永平帝深感百姓的熱忱和友邦的友誼,於是在修繕太廟之時,以皇帝名義捐款八百萬兩,在太廟左側修建賢良祠,用以供奉國家功臣。

在太廟右側修建友邦祠,用以供奉友邦國家的歷代聖明君主,並誠邀友邦國家提供一些他們國家的聖明君主的遺物存放在友邦祠中,以示大揚和各國之間的友誼。

並在太廟後側興建世界博物館,用以展示各國風情。

也就在這一年,大揚工學院一個名叫江朝南的學生發明了火槍……

永平二十一年,自覺皇太弟已經可以獨當一面了的敖銳澤將皇位傳給他之後,又往飼養珍珠的莊子裏扔了一大袋龍鱗,確保它能再用個一兩千年,就直接拍拍屁股帶著夏景曜離開了這個世界。

但是奶團子卻並不急著離開這個世界,和上一個世界他們只是濺起了一點水花不同,這個世界他們可是改變了歷史——

所以它迫切地想要知道後世之人對他們的評價。

為此,它直接鉆進了一條時空縫隙之中……

二零二二年,京城某高校歷史系課堂上。

“今天我們講揚史,先說揚太祖,揚太祖趙毅,出身貧寒……”

教授操控著鼠標熟練的打開了PPT。

而對於下面的那些學生來說,這些歷史他們從初中學到高中,又從高中學到大學,他們早就倒背如流了。

所以教授在上面講著,他們也早就在群裏聊開了。

【來了,最強撿漏王揚太祖。】

【因為老大哥加死對頭王升把元朝打爆了之後,一不小心墜馬而亡,他莫名其妙成了終結元朝統治的人,然後白撿了一座江山。】

教授:“然後是揚高祖……”

【平平無奇揚高祖。】

教授:“然後是揚太宗……”

【平平無奇揚太宗。】

教授:“然後是揚肅宗……”

【平平無奇揚肅宗。】

教授:“然後是揚中宗,元熙帝……”

【平平無奇揚……不對,是優生優育第一人揚中宗。】

【太難了,因為覺得兒子太蠢,所以不顧滿朝文武的反對,在任內強迫民間三代之內不能通婚。】

【我也太難了,就因為這,我們現在寫宅鬥小說,都不能再寫渣男劈腿表妹表姐表兄表弟,除非把時間點放到揚中宗之前。】

教授:“再然後是揚世祖,永平帝趙銳澤,這也是我們今天要講的重點。”

“永平帝趙銳澤,大揚朝第六位皇帝,揚中宗第八子,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經濟學家……”

“永平帝自小身體孱弱,所以早早地就被排除在了皇位繼承人的範圍之外,因而這段時間裏,他並沒有在史書上留下多少記載。”

“直到他被揚中宗派往鄆州賑災,然後陰差陽錯治好了病之後,這位千古一帝才正式走上歷史的舞台。”

“永平帝聰明果斷,善於用兵,在鄆州賑災時,因為鄆州堤壩二次垮塌,導致大量賑災糧食被沖走,朝廷又無法在短時間之內籌集到足夠多的糧食送到鄆州來,於是他想到了利用商人重利這一特點籌措糧食……”

“元熙二十五年四月,因為瓦剌小王子當街調戲五公主,永平帝為防止瓦剌報復,以瓦剌不尊大揚朝廷,不敬大揚皇帝為由,率兵八萬,攻打瓦剌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