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第2/3頁)

就這樣,我不得不跟他們坐在了談判桌上。

跟我談判的是個頭發花白的老爺子。

他直接遞給了我一份早就擬好的協議。

文件的首頁上就寫著‘互不侵犯、互不幹涉內政、平等互利’一行字。

但我直接忽略了它。

我打開文件一看,卻有些不可置信。

華國也提出了要在大揚租借一塊土地建造基地的要求,但是他們卻給出了大揚可以按照每十畝地一人的標準向華國派遣留學生的優渥條件。

他們也提出了對於華國商品進入大揚的關稅,大揚需要與華國協商,且不能高出華國政府制定的進口關稅。

後來我才知道,華國的進口關稅普遍在25%左右,而大揚的進口關稅僅僅只是十抽一,算下來,大揚還賺了。

他們也提出了發生在大揚的華揚民間訴訟,歸華國政府自理,大揚朝廷可以提出建議,但是最終決定權還是在華國政府。

這一點,他們當場就給我解釋了,說是主要是怕我們動不動就誅犯人九族。

這份協議過於公平了。

而也就在我心生懷疑的時候,他們突然又提到,至少百年之內,大揚是不可能追上華國的了。

不過等到華國把大型穿梭艦建造出來,大揚或許可以試著發展一下旅遊經濟,把貿易逆差扭轉過來。

比如大力推廣農家樂,開放前朝皇宮給遊客參觀……

畢竟大揚的環境才是真正的純天然無汙染,要知道在華國,這年頭一斤野生黃鱔都要賣到一百塊一斤了,上了年頭的野人參、龍涎香這些東西更是無價之寶,而這些東西,大揚遍地都是。

但是我卻有種他們終於露出了爪牙的感覺。

——開放前朝的皇宮?

下一步,是不是就是開放大揚的皇宮,甚至讓我把傳國玉璽也送去給華國人參觀。

然後他們就又補充了一句:“就像我們隔三差五也會開放一次我們國家的總統府一樣,很賺錢的。”

我徹底懵了。

而讓我更加沒有想到的是,接下來的十幾年裏,正如同華國政府承諾的那樣,他們從未越過雷池半步。

即便華國方面偶爾會出現一些問題,但也很快就糾正了過來。

以至於後來,我還真就專門重新做了一方傳國玉璽,只是在上面加刻了一行小字‘接待遊客專用’,專門用來蓋在空白的聖旨上,然後出售給地球的遊客。

——他們特別喜歡在上面給自己加官進爵,順便判處朋友無妻徒刑。

畢竟百兩銀子一張的價格,還是很讓人心動的,因為隨便賣出去幾張,就又能幫大揚的百姓修座大橋了。

而在華國的幫助下,大揚開始騰飛。

承德四年,大揚的糧食畝產量從原本的一百九十斤上漲到了五百八十斤。

承德六年,揚州宮裏亮起了第一盞電燈。

承德八年,黃河大堤徹底落成,兩岸六道上千萬百姓從此擺脫了洪災的戕害。

承德十二年,這一年光是進口稅,朝廷就收了八百萬兩,約占大揚一年總稅收的三分之一。

承德十四年,大揚建成了第一個耕地機生產線。

承德十八年,第一批留學生歸國,他們生機盎然,必將帶領大揚開創一個嶄新的未來。

承德二十年,華國研發出了大型運輸艦,大揚開始向華國出口翡翠、石油、糧食等物資。

而研發組的成員中有兩名是大揚人。

到這時,我才徹底相信了華國沒有侵略大揚的意圖。

我也才意識道,當初華國之所以專門送了我那套《華國史》,其實是想告訴我,當年華國曾經遭遇過那樣的屈辱,所以他們無論如何都不會再將同樣的屈辱加諸到其他國家身上。

不過後來,誠意侯又告訴了我一個原因。

他說:“皇爺還記得宋清瑩嗎?”

我想了想:“是當年的三皇子妃嗎?”

我依稀記得,三皇子他們被流放去雲貴的第二年,宋清瑩就被誠意侯要走了。

他說:“宋清瑩其實是個穿越者。”

——他們直接把她送進了實驗室,估計用不了多久,就能定位到她原本的世界的坐標了。

他將事情的來龍去脈詳細地說了一遍。

“其實在這之前,我們還發現過一個重生者,他們來到我們的世界之後,都試圖利用他們原本的世界的超前的知識,站上權利的巔峰。”

聽到這裏,我不禁心有余悸。

因為他們要是成功了,後果恐怕不堪設想。

畢竟沒有道德底線的人,很難讓人相信他們站上權利的巔峰之後,不會做出什麽滅絕人性的事情來。

誠意侯說:“我們覺得他們敗就敗在道德敗壞這一點上,所以他們都遭了天譴了。”

“我們吸取了這個教訓。”

可是我反而覺得事情好像不止這麽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