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第2/3頁)

而睿王府長史卻是直接就認了罪。

再加上睿王作為一個男人,還是堂堂皇子,竟然向她一個女子下跪認錯了,可想而知,這件事情傳出去之後,人們肯定都會選擇相信睿王,而且還會誇他對她情深義重。

雖然早就知道他們不可能扳得倒睿王,但是真到了這一刻,武初瑤還是氣得身體直發抖。

也就在這個時候,敖銳澤的聲音又響了起來:“要殺要剮,悉聽尊便?”

“好啊,那就請皇帝誅他三族吧。”

聽見這話,那名長史驀地擡起了頭,臉上的驚恐幾乎化為實質。

睿王當即就要反對。

哪知道下一秒,就又聽敖銳澤說道:“我知道,按律,他最後也就是被判個斬立決,所以我可以將我手中的清河王謀逆的證據交給你們,就當時感謝費了。”

廢武王當初既然已經察覺到了不對勁,又怎麽可能不給前身留下一些後手。

否則前身怎麽會有資格成為這本小說的反派,又是操控科舉考試,又是掘開黃河大提水淹萬民的……

聽見這話,在場所有人的神情都變得嚴肅了起來。

他們沒有想到,敖銳澤竟然敢明晃晃地告訴建昭帝,他敢這麽放肆,不是因為年輕氣盛,而是因為有恃無恐。

而清河王,可不正是建昭帝的八弟,太祖皇帝繼後所生的嫡子。

按禮法,國祚傳承,應有嫡立嫡,無嫡立長。

只是太祖皇帝病重的時候,清河王不過十二歲,當時南戎因為得了南地十幾年的積累,雖是都有可能北上,大揚其他州府,也算不上太平,為江山考慮,太祖皇帝最終還是越過禮法,立了成熟穩重的建昭帝為繼承人。

清河王當然不甘心,所以這些年小動作不少。

朝廷正愁不知道該怎麽解決他呢。

皇帝深深地看了他一眼,只說道:“君無戲言,朕既然說了,那長史隨你處置,自然不會出爾反爾。”

“來啊,把那昏官押下去,就按照武銳澤說的,誅三族。”

那名長史眼中的驚恐瞬間就化為了實質。

“不……”

他試圖掙紮,因為他答應給睿王定罪,是為了給自己的子孫後代謀一個前程,可是現在,他不僅沒有給他的子孫後代謀上一個好前程,反而把他們全都連累了,他怎麽能甘心。

可是不等他把話說出口,押著他的那兩名侍衛就捂住了他的口鼻,把他拖了下去。

睿王的臉也青了。

今天長史站出來幫他定罪,他卻害得他滿門抄斬,這個消息要是傳出去,以後誰還敢盡心為他辦事。

但是他也不能為長史求情。

因為和他的威信相比,剿滅清河王的事情顯然更重要。

敖銳澤卻還在繼續:“還有傅府,皇帝是不是也該好好地審一審?”

建昭帝沉聲說道:“放心,這件事情朕已經命刑部嚴查了。”

敖銳澤:“好。”

“所以皇帝你現在準備怎麽安置我?”

既然知道了敖銳澤是來者不善,建昭帝也不打算再跟他虛與委蛇:“來人,擬旨,命武銳澤承襲武王爵位,將京中原武王府歸還給他做府邸,封武初瑤為長平公主,賞黃金萬兩,再將她的名字從睿王……從三皇子的玉牒中移出來。”

敖銳澤終於笑了:“那就多謝皇帝陛下了。”

敖銳澤兩人一走,睿王就迫不及待道:“父皇,我們現在該怎麽辦?”

想想也知道,敖銳澤把清河王謀反的證據交給他,絕不可能僅僅是為了殺掉那個長史一家泄憤,他絕對是有其他的陰謀。

建昭帝深吸了一口氣:“攘外必先安內,現在也顧不上這麽多了。”

“總而言之,派人把他們盯嚴實了。”

他依舊沒打算現在就對敖銳澤下手。

只是這會兒的原因,已經不僅僅是想要挽回皇家的聲譽了。

更因為看敖銳澤的表現,他手中掌握的勢力顯然比他們想象中的還要龐大,所以在沒有查清楚敖銳澤的勢力之前,他們怎麽敢輕舉妄動。

睿王:“是。”

另一邊,得知建昭帝已經開釋敖銳澤,圍堵在午門外的人群也全都散去了。

不等姚文舉松上一口氣,就有人走上前來,說道:“姚先生,武王有請。”

姚文舉直接就沉默了。

看到姚文舉進來,敖銳澤直接笑著迎了上去:“文舉兄,今兒個辛苦你了。”

姚文舉直接苦笑了出來:“銳澤兄,我是該先說你可真是深藏不漏?還是該先說你可把我害慘了呢。”

他怎麽也沒有想到,跟他們交往的時候,一向都表現得非常開朗的武銳澤竟然是個比他藏的還深的人。

敖銳澤笑著把腰間的長劍解了下來:“我不是說了嗎,你把配劍借給我,我給你找一個英明的主公。”

“所以我們這是等價交換啊,怎麽就把你害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