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府試兩題

府試挨日考到了江都縣, 而之前各縣的考題也陸陸續續被傳了出來。

齊鳶聽到下人說起,知道這幾天的考題竟場場不同, 什麽單句題、截上題, 截下題,復述題、截搭題甚至上偏下全,長搭隔章搭等刻意穿鑿割裂題目竟都出現了。

這種題目其實是當下的風氣, 四書題一共就那麽多, 科舉舉行了這麽多年,難免會有重復的, 若考生蹈常襲故, 考官也無法一一認出。

童子業中又不是鄉試會試那樣的掄才大典, 出些截搭題即能考研生童們的才思是否敏捷, 也能避免有人擬題代寫。

雖然擬題猜題是無法避免的, 就連褚若貞前幾天都著重出了幾道題,讓齊鳶重視,顯然也是押題的意思。

但這樣一來, 每縣的考題難度便不免有些差異。這次錢知府的題型又不一樣,因此更是有難有易, 其中儀征和寶應兩縣的生童最倒黴,兩道四書題都全無義理。

其中儀征縣生童的首題為“又日新《康誥》曰”。

這六字出自《大學》,原文是“湯之《盤銘》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康誥》曰:‘作新民’。”

錢知府以“又日新《康誥》曰”為題, 顯然是上句下句各取三個字,這樣連上牽下, 並無義理可言。生童們答這樣的題目, 文義學問全用不上, 只能東拼西湊,牽強附會。

若只首題如此也就罷了,但兩場皆是這種,而其他幾縣的考題又十分簡單,生童們自然難以接受。

儀征寶應兩縣結束考試後,兩縣生童就開始聚集,準備府試一結束,便在考棚外集體情願,要求錢知府擬題重考,否則他們這兩千多少人說什麽都不會服氣。

二十五日這天,因府試天黑便要如常,因此三更鼓一過,齊鳶才便起床洗漱,換了衣服往考棚去了。遲雪莊果然已經等在了齊府門外,倆人一同乘車,直奔考棚。

而此時考棚外,除了江都和甘泉兩縣的生童外,竟還有不少別縣的應試生童,也遠遠地在一旁看著。

雖然不是沖他們來的,但齊鳶還是忍不住皺了下眉頭,疑惑道:“若是出題不公,這些人也應該是府試結束後找知府說明吧,現在我們兩縣還沒進場,他們早早就來等著,豈不是要等一整天?”

“你說兩邊的生童嗎?”遲雪莊往外看了眼,卻道,“儀征和寶應縣的生童有千人之多,他們討說法肯定是要快考完的時候。現在的這些人估計是沖著何進來的。前幾天何進辦了一個文社,四處以詩文會友,聽說現在有六七十人了。”

齊鳶聽得一愣:“何進?辦文社?”

他最近只在乃園讀書備考,並沒有打聽過山下的消息。何進竟然也辦文社了?還比自己快一步?

遲雪莊點點頭:“他們的文社雖然新,但一切章程規定都是仿著望社來,看著十分正統。我們揚州沒有特別出名的文社,現有的幾個小社也沒人願意接收這些小儒童,因此何進倡結成竹林社後,收納了不少小儒童湊熱鬧。”

齊鳶轉開頭,看著道路兩側的生童目瞪口呆:“他竟然能號召這麽多人。”

“應當也有人是為了錢。”遲雪莊道,“聽說他們會定期考核,若文章做得好好,社裏還會發銀子以示鼓勵。這次府試正趕上他們文社大張旗鼓地納新,因此其他縣的儒童便也動了心思。今天何進來參加府試,這些人應當就是為了投帖的,他進去考試了,但他帶的下人會代為收取。”

文社集會刊稿處處都需要銀子,乃園的師兄們建議齊鳶做社首,除了喜歡這個小師弟,認為齊鳶前途無量外,也有一部分原因是齊家豪富,如今文社的花費幾乎靠齊鳶一人承擔。

但即便這樣,齊鳶都沒想過這種設立獎銀的事情。何進家境貧寒,竟然會這麽大方?他的銀子從哪兒來的?不對,何進什麽時候也有下人跟著了?

他隨著那些生童的視線朝遠處看,果然,不遠處,何進正跟幾人聊天,身後是一名武夫。

不知道是不是自己想多了,齊鳶總覺得這事跟謝蘭庭脫不開幹系。

遲雪莊見齊鳶對這事十分上心,便將自己知道的事無巨細地都講了出來。

齊鳶不由詫異:“你怎麽知道的這麽清楚?”

遲雪莊笑道:“有人極力遊說我,要我去加入。但我想著縣試時你壓他一頭,他那會兒可是百般為難你。我即便要跟個什麽人,那也是跟你才對,去他那做什麽。”

果然還是朋友仗義。齊鳶笑了笑,一想自己跟師兄們的文社大約府試後就要取名成社了,便幹脆對遲雪莊道:“那就對了,等府試後,我邀請你加入我們的文社。”

“你們的文社?”遲雪莊一怔,隨後直直地盯著齊鳶,“我都不知道……你已經加入文社了?什麽時候的事?是哪個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