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第2/4頁)

原本計劃在秋冬開鋪子,可這急轉的羊湯鋪位置很好,左右連著茶坊與糕餅店,環境不算汙糟,且方圓十家沒有同類的胭脂妝粉鋪,屬實是過了這村沒這店,阿朝十分心動,便將鋪子賃下來,交了一年的租金。

鋪面不大,原本的羊湯店也不過只能放下四五張方桌,對於她這樣的新手,正適合拿來練手,生意不好也能總結經驗教訓,不算虧大,若生意不錯,來日再做大做強。

店面修葺、制作妝粉,還要請掌櫃、工匠和夥計,一通忙活下來,到五月下旬,棋盤街上的羊湯鋪煥然一新,掛上了“媚花奴”的牌匾。

小小的妝粉鋪,做不到像京中那些大的胭脂鋪子樣樣俱全,阿朝只按照瓊園的方子,挑了幾樣不會出錯,又能涵蓋女子所需的妝品找匠人加工,主打的胭脂膏與店鋪同名,再推出珠光粉、玉容膏、薔薇露等幾種特色妝品。

一開始店內生意冷清,因著先前是做飲食生意的,且幾乎都是男客,突然改做姑娘家的生意,來往的客人一時間還未反應過來。

阿朝坐在巷口的馬車內悄悄觀察,居然看到兩個天命之年的大爺捋著胡須,站在門前欣賞牌匾上的題字。

當然了,“媚花奴”三個字可是當朝首輔親筆題書,好一通撒潑打賴求來的,豈能不好?

直到七日之後,隔壁買點心的姑娘慢慢注意到這家環境雅致的妝粉小鋪,加之新店開張的贈禮,鋪子開始有了人氣,但也只是稀稀落落的幾人,一日的盈利遠遠不如鋪子的租金。

臨近六月,氣溫越來越高,姑娘們在家中避暑,更不願意出門了,阿朝也有些泄氣。

謝昶雖不懂姑娘家的玩意,但根據他自己的心得體會,也適時幫她分析,“新店起步難也屬尋常,一來大多顧客都有自己慣常光顧的幾家,不願嘗試小店新品,倘若光靠口碑,短時間內很難招攬客人;二來據我觀察,你自己常用的那盒胭脂,半年了還沒見底,你尚且如此,可見胭脂雖為日常所需,可撇去京中貴女不談,尋常人家女子至少三月才購買一回,此物亦非急用之物,剛開始很難生意興隆。”

阿朝坐在馬車內,撐著腦袋冥思苦想,“有什麽突破的辦法嗎?”

謝昶思忖片刻,“正如酒樓一時有一時的菜品,成衣店四季更新衣物,你們姑娘家的妝粉,可有應季之物?”

阿朝懨懨地想:“其實夏季天氣炎熱,面上脂粉很容易脫妝,有些姑娘怕麻煩,幹脆戴著帷幔出門,也不敷粉了,難道我這時機選得不對?”

想著想著,腦海中靈光一現,拍拍腦袋道:“哥哥,你倒是提醒了我!瓊園的秘方中有一種香露,聽說越是流汗身上越香,回頭我試著推一推。”

謝昶含笑看著她,一開始總想讓她改口,後來發現這樣也好,嬌嬌細細的一把嗓子喊起哥哥來,倒有些不一樣的情味。

幾日後,鋪子推出新品止汗香露,分成小裝,讓夥計們到街巷女子聚集的地方仔細觀察,將這些小裝當做贈禮送給那些瞧著經常出來走動的又愛出汗的姑娘,一日贈出一百份,而小裝的香露僅有三日的份量,試用效果不錯,漸漸就開始有人專程逛到媚花奴來買。

阿朝照著配方做下來,發現這種止汗香露不僅能急用於夏日脫妝,待止汗的效用過後,身上沁出的汗也是帶著香氣的,詩書上說的“香汗薄衫涼,涼衫薄汗香”莫過如此。

姑娘們夏季出門,因著暑熱自不會在驕陽下待得太久,止汗香露正好可以短暫維持在日頭下的妝容,何況還有流汗生香的效用,尋常的店鋪可買不到這種止汗香露,一來一去,媚花奴也慢慢積攢了人氣,顧客們在夥計的熱情介紹下,也開始試用店內的胭脂妝粉。

珠光粉在從前送給崇寧公主那盒妝粉的基礎上添了少量的金箔和銀箔,算是瓊園的獨家秘方,日光下細碎珠光閃動,頓時吸引了不少客人的眼球,只是成本過高,價格並不便宜,顧客喜歡歸喜歡,糾結一番,最後還是敗在價格上。

可珠光粉本就是媚花奴的特色,倘若減去原材料中最值錢的珍珠粉和金銀箔,他們的妝粉就很難體現出與尋常妝粉的差異。

阿朝現在還沒有多余的精力兼顧各種消費層次的客流,只能努力先把眼下的做好,便想了個法子,買過珠光粉的姑娘們只要帶朋友過來光顧,便能得到一次免費塗蔻丹的機會。

蔻丹當然也是上好的蔻丹花做的,只是相比珍珠粉和金銀箔就不值一提了,好處是,能買得起珠光粉的顧客帶來的朋友,八成也是同樣消費層的姑娘。

店內擺了冰鑒,端上來的也是夏日爽口的飲子,即便一些貴女府上並不缺會塗蔻丹的丫鬟,可往店裏這麽一坐,陪姐妹們說說話,也自有一番愜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