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文哥兒拿出小福袋裏的圓規那是把泛著金屬光澤的不銹鋼小物件,觸感讓文哥兒非常陌生。

他已經很久沒有摸到這種工業流水線生產出來的東西,記憶中那種在商品琳瑯滿目的文具店裏挑挑揀揀的日子也早已遠去。

文哥兒把圓規塞回小福袋裏,偷偷翻身下床拉開抽屜準備將小福袋放進去。結果小福袋上出現一個提示——

「檢測到周圍有三個小破福袋是否將它們整合進小福袋中?

整合後鏟屎官可以自由選擇福袋載體方便隨身攜帶福袋。」

說實話,文哥兒沒看太懂。

他按照提示把早前三個小破福袋塞進新得的沒補丁福袋裏結果發現它們一下子消失了變成三個小口袋,他試探著往裏一掏,驚奇地發現可以輕松把他藏在裏面的私房錢掏出來!

那“自由選擇載體”又是什麽意思?

文哥兒左看右看掏出他娘給他繡的小荷包把福袋塞進去。

福袋分明比小荷包大多了,他只那麽輕輕一塞卻一下子瞬間變得無影無蹤。

表面上看起來還是小荷包實際上他可以往荷包裏塞進好幾樣拳頭那麽大的東西,而且拿起來毫無重量!

這可太棒了!

一定是貓貓知道他想“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怕他扛不動那麽多銀錢特意給他送這麽個寶貝來。

等他以後攢夠個超級大的福袋就可以輕松腰纏十萬貫了。

很不錯萬事俱備只差十萬貫!

文哥兒又試著把小福袋轉移到衣兜裏、袖兜裏換來換去玩得不亦樂乎。

充分了解小福袋該怎麽用以後,文哥兒才把這寶貝塞回小荷包裏去。

他開心地把小荷包揣身上莫名感覺自己現在已經特別富有。

等將來他去上學了荷包裏可以藏好幾包零食羨慕死其他同窗!

因為見到了貓貓文哥兒一大早就特別高興,精神抖擻地吃過早餐便興沖沖揣著小荷包出門去。

經過幾天的努力,他們已經快把《四元玉鑒》裏的題刷完了,王文素很有些忐忑,不知自己以後還能不能跟文哥兒一起去翰林院。

哪怕他只能蹭文哥兒的書看,還是很想和文哥兒一起研究數學問題。

文哥兒卻沒那麽多煩惱。

他見了王文素就和他說起想搞幾何學的事。

目前《幾何原本》還沒翻譯過來,國內還沒有專門的幾何學分支,連幾何這個詞都還沒出現。

可在日常生活和文獻記載中,從來都不乏幾何學的存在,勾股定理、圓周率這些後世必修內容也已經被古代數學家們廣泛研究。

文哥兒通過《營造法式》對古代建築學也算小有了解,知曉工匠們其實代代相傳、口口相授著許多實用的技巧與工具。

這些數學專著以及應用實踐裏的幾何學內容要是整合出來,可以當成一門單獨的學問了!

文哥兒把自己的想法一股腦兒和王文素講了。

王文素有著全身心投入到數學研究裏去的熱情,看過的算書可比他要多得多,想要系統性地總結出幾何學理論體系來應該不難。

老祖宗的智慧怎麽能被埋沒掉,必須整理出來給大夥瞧瞧!

文哥兒特別來勁地鼓吹道:“等以後這門學問成為人人都要學習的基礎學科,大家會永遠記住你王文素的名字!”

王文素:?

話題怎麽突然就轉到了構建基礎學科理論體系上了?

王文素眼下還年輕,仍處於想埋頭鉆研算術的階段,還沒生出自己編書的念頭來。他猶豫地說道:“我才二十多歲,便是把書編了出來,也不會有人看的吧?”

文哥兒道:“編書又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說不準等你編出來後都七老八十了!我們只是先定個小目標而已。”

他還給王文素舉了例子,說老丘為了他的百萬字巨著(《大學衍義補》)哼哧哼哧寫了好多年,六十好幾才把書獻給朝廷!

現在不開始努力,什麽時候才能像老丘那樣寫它個百萬巨著呢!

王文素經文哥兒一通掰扯,覺得特別有道理。

都說“千裏之行,始於足下”,不從現在開始著手做準備,難道要等老得動彈不了、腦子也不好使了,才來懊悔自己沒有早早動筆嗎?

王文素是個很有數學天分的人。

他能敏銳地感覺到文哥兒提出的這個方向是可行的,做好了確實有可能讓他所熱愛的那些算術專著重見天日,再次被大家重視起來。

只要願意關注和研究這些內容的人多了,肯定會有更多人發現先人們的智慧是多麽寶貴。

王文素振奮不已,認真說道:“好,我們今天把《四元玉鑒》搞定,就去找你說的那些內容!”

王文素平時沒什麽脾氣,看起來不太起眼,提到數學時卻是整個人都亮堂起來。

文哥兒總覺得王文素這模樣叫他有些熟悉,卻又想不起來具體在哪兒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