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由著文哥兒一通撒潑耍賴過後王華才慢悠悠地說道:“誰說不帶你去?”

文哥兒這才反應過來,他爹沒說不帶他去啊,他今天也是被李東陽郁悶到了,直接就跑來質問他爹了。

“您都沒和我說過!”文哥兒覺得這事兒不怪他要怪就怪他爹不提前講。

謝豆都知道了他還不知道這不合理!

王華道:“這要是提前叫你知道了,你肯定一天到晚惦記著要去玩哪還有心思讀書?”

去年冬至那會兒的事王華可沒忘記。

當時這小子可是念叨了足足一個月。

文哥兒哼哼唧唧好一會沒想出反駁的話來,索性不吱聲了,直接跑去和他祖父說起自己今年可以去看龍舟的事。

王老爺子冷哼道:“龍舟有什麽稀罕的就你這個頭怕是根本擠不到前頭去,去了也只能看到別人的屁股墩子。”

文哥兒道:“你少瞧不起人我肯定能看到龍舟!”

王老爺子道:“行,我等著你講講誰輸誰贏,可別到時候啥都講不出來。”

文哥兒哼道:“肯定能講!”

王華果然很懂文哥兒,自從知道端午要出去玩耍他就興沖沖和所有人分享了一遍這個好消息。

比較讓他郁悶的是翰林院的人居然大多知道這事兒。

當天根本就是翰林院團建!

就他啥也不知道一直被蒙在鼓裏!

文哥兒跑去禮部和丘濬譴責起這些詭計多端的大人他爹可惡他老師可惡,他祖父也特別可惡說什麽他只能看到別人的屁股墩子!

真是豈有此理!

丘濬邊批公文邊聽他把自家長輩挨個數落一遍一點正事都沒耽誤。

文哥兒講夠了大人們的可恥行徑又問丘濬:“您去看龍舟嗎?”

“不去人擠人的,有什麽好看的。”丘濬隨口應了一句。別說他不年輕了,就算他還年輕也不喜歡湊這種熱鬧。

文哥兒也想起丘濬都七十出頭了,便沒繼續慫恿他一起去,改為湊在邊上看丘濬批公文。

本來丘濬因為年事已高,根本沒管著禮部多少事,結果月初禮部有處倉庫不小心失火了,主管大部分事務的耿裕被關大牢去了,很多事便由丘濬臨時代管。

好在耿裕很快又被放出來了,這些事務可以陸續移交回他手裏。

現在丘濬就趕著把手頭的活兒幹完趕緊交接回去。

沒辦法,禮部很多事務他其實不感興趣,比如對僧道之流的考核。

這可就有點為難丘濬了,畢竟他可是剛提議讓朝廷各地限制僧道編制,新出家的人要等到缺才能補上。

沒等到編制空缺不許出家的那種!

對神佛之道他是不怎麽相信的,完全就是用治國思維來對待這些僧道。

沒編制,先憋著!

說不定憋個幾天你又覺得俗世真美了!

現在讓他來給這些僧道考評,他的想法就很簡單了:不通過,不通過,統統不通過,都回家種地去,別一天到晚修道念佛不事生產。

這事能幹嗎?

那肯定是不能幹的。

可不這麽幹,心裏又不舒坦。

丘濬打算把這些事務囫圇著還回去,眼不見為凈!

這不,趕著要把手頭這批公文搞定交接回去。

丘濬年過七十,閱讀速度一點沒下降,一份公文三兩下便看完了,並且飛快地寫下批閱意見。

文哥兒在旁邊跟著看了一會,一臉敬謝不敏地跑回翰林院讀書去,繼續期盼端午的到來。

今年上元節沒張燈,百姓們同樣也惦念著端午。

到了五月初一,各戶人家便給家中女孩兒梳妝打扮,叫她們這些天以最好看的一面出現在人前。

初一到初五這幾天又叫“女兒節”,不僅未嫁女可以快快活活地出門,連出嫁女也會歸寧,回到父母身邊重溫出嫁前的快樂時光。

京師最受歡迎的端午遊玩地點要數天壇那一帶。

那邊有山有水,可遊玩之處頗多,家中長輩都愛帶小孩子出來長長見識。

文哥兒沒去過天壇那邊玩兒,早早就起來盼著出發。

本來端午宮中也會賜宴百官,可惜今年年景不好,上元節燈會免了,端午賜宴自然也免了,是以大夥早早便約著出門。

文哥兒被他爹塞上租來的馬車,同行的還有年紀稍大的王守儉。

兩個年紀小的就只能在家待著了。

至於王守仁,他約了同學一塊去玩兒,不跟他們一塊走。

一行人浩浩蕩蕩地往天壇那邊出發,文哥兒他們不用走路也不用騎馬,便趴在車窗邊好奇地往外瞧。

沒一會,文哥兒就看到旁邊有一群醫士、醫生舉著標著太醫院的旗幟,一路敲打鼓吹前行。

太醫院的人這是去做啥啊,居然弄出這麽大的動靜?

文哥兒好奇得腦袋都快探出車外去了,又被騎馬跟在馬車邊的王華無情地給摁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