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文哥兒這視力表大夥都不知從哪兒學來的,偏他講得你頭頭是道,不少人都聽聞了此事,順便知曉了一些養生護眼小知識。

其中最重量級的宣傳大使就是丘濬了。

丘濬手捧枸杞茶在內閣如此這般如此這般地分享了一通說的無非是“這小子太孝順尊長了怎麽辦”之類的炫耀話,句句都堪稱茶香四溢。

聽得其他人那叫一個膩味。

就你有人孝敬?就你有人幫忙念書?那都不是你親孫子你得瑟個什麽勁!

真是氣死個人了。

幫忙宣傳的還有翰林院一幹翰林官、庶吉士以及街上那些個街坊鄰裏。

結果城裏有個搞水晶眼鏡定制的聽了消息過來,積極地和文哥兒談生意,要買這張視力表的使用權。

鄉試一結束文哥兒就從書商那兒收到《庶吉士破題集》,他和庶吉士們一分賬到手還有不少錢,對視力表這種小錢倒是不甚在意。

這人沒有直接抄過去用已經很有節操了!

估摸著還是看他家中有人當官,名氣又不小,所以不敢擅自挪用。

文哥兒想了想說道:“錢倒是不必了想用我教你用就是了不過我有副眼鏡想你幫忙做到時你能過府幫忙給配個適合的鏡片嗎?”

目前眼鏡走的都是高端定制路線只有特別有錢的文人才用得起,無異於後世的高端奢侈品。要是掏錢買的話說不準能比得上一匹馬的價格!

那人一口答應下來。

文哥兒回去後繪制了眼鏡架的圖紙。明朝目前的眼鏡和放大鏡差不多許多都是手持式的空有鏡框沒有鏡腿使用起來比較費手。

文哥兒準備托這位專業的眼鏡定制師傅幫忙搞個後世常見的眼鏡架,這樣戴起來就方便多了!

有了這麽個目標,文哥兒便又回家埋頭搗鼓起來。

等到那眼鏡匠過來跟他學視力表時,文哥兒把自己畫好的眼鏡架圖紙給對方一並帶回去。

眼鏡匠看到圖紙,一顆心頓時鼓噪起來。他搓著手問:“這圖紙……”

文哥兒年紀雖小,卻是已經談過好多樁生意的人了。一聽眼鏡匠這語氣,他便讓眼鏡匠找府中管事的人談去,畢竟專業的事該找專業的人幹,他再早慧也不過才五歲,可不能一不小心被人坑了去!

兩邊商量好了,很快定下驗光試鏡的日子。

文哥兒自然是想讓眼鏡匠去給老丘做眼鏡。

丘濬得知這事兒,不是很樂意,不過到底是文哥兒特意為他請來的眼鏡匠,他思量片刻也就沒再拒絕。

眼鏡匠登門當日,文哥兒就在旁邊湊熱鬧。時下的眼鏡之所以昂貴,就是因為鏡片要用天然水晶磨出來,自然金貴得不得了。

趁著眼鏡匠給丘濬檢測視力、挑選鏡片的當口,文哥兒趴在邊上看著配鏡箱裏頭擺著的各種類型的鏡片,瞅著茶色的水晶,看著可不就是天然墨鏡嗎!

想到自己還認得個會吹西洋玻璃的老道士,文哥兒不由和眼鏡匠商量著討了些厚薄不一的鏡片,準備改天去給老道士出個新課題,瞅瞅他有沒有辦法弄出各種類型的光學鏡片,要通明透亮的!

技術都帶回來了,怎麽可以只學個基礎,必須好好把它發展起來。

正好他現在兜兜裏還揣著《幾何學》以及《庶吉士破題集》的稿費,可以過去支援一下化工科研項目。

文哥兒心裏有了主意,討到鏡片後就在旁邊看著眼鏡匠忙活。

等眼鏡匠帶著選好的左右眼鏡片離開,丘濬忍不住對文哥兒說道:“就兩個鏡片還得來回折騰,你說費這個事幹嘛?”

丘濬生活上是能省就省的人,不喜歡在這種可要可不要的玩意上花錢。

文哥兒道:“不是說了嗎?反正是不要錢的。您放心吧,我和他說拿眼鏡換視力表的時候都沒說是要給您配的,他不是沖著您的閣老名頭來的!”

丘濬沒再多說。

眼鏡匠確實激動得不得了,他早聽說過王家這位小神童的名頭了,本來覺得頂多是給翰林院的翰林官們配個鏡,結果居然是給一位閣老配的!

只可惜這位閣老剛才警告過他,不許他打著“閣老鏡”的幌子出去宣揚,要不然他今天就該把宣傳牌子擺出去了!

只不過不能明目張膽地宣傳,不代表不能私底下和客人們講講。再配上這小神童給的兩張圖紙,何愁不能在眼鏡行當稱王稱霸?!

反正,這門生意是穩賺不賠的!

宣傳不了“閣老鏡”,還能宣傳“神童鏡”嘛,神童心疼長輩琢磨出來這新鮮的眼鏡樣式,怎麽聽都是當代孝賢典範!便是官府聽了這背後的故事都只會誇好,而不會覺得他攀扯小神童和閣老!

眼鏡匠滿心激動地背著配鏡箱離開丘家。

丘濬還在對文哥兒諄諄教誨:“世上哪有那麽多不要錢的東西,你自認為是自己占了別人便宜,哪裏知曉別人占你的便宜更多。錢財乃身外之物,你莫要在這些事情上花太多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