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文哥兒挑選“河西走廊”作為講章的主講內容也是踩著閣臣們認可與不認可的邊緣在冒險。

當初太祖朱元璋在權衡利弊過,最終決定把嘉峪關作為西北的最後底線,在嘉峪關建設堅固而巍峨的關城以及兩翼延綿千裏的長城,以此抵禦蒙元遺黨的南下。

也就是說雖然朝廷放棄了建立西域都護府但是整個河西走廊依然牢牢地把控在大明手中。

在明一朝河西走廊始終隸屬於陜西行都司即“陜西行都指揮使司”類似的軍事機構還有山西行都司、遼東行都司、湖廣行都司、四川行都司,都是建立在軍事敏感位置、實行嚴格軍事化管理的區域!

所以只要文哥兒不過分鼓吹興兵西域講講河西走廊的歷史並不觸及什麽原則性的大問題。

給咱儲君講講咱大明領土上發生過的故事有什麽問題?

一點問題都沒有!

至於講上頭了不小心提了幾句西域盆盆,都是小孩子戲言,做不得真的!我小時候還說想飛上天去難道我真的能飛上去不成?

我還是個孩子!

文哥兒很是心安理得地和大夥伴們整理了一下午的“河西走廊”興衰史,只覺自己可以講上一個月!

這麽棒的東西李夢陽他們都打算抄上一份給親朋好友分享。

文哥兒道:“這麽多圖和文獻資料,一個個抄太麻煩了,不如我找人幫忙印出來,到時候我們人手一份。要是有人願意買我們可能還能每人分點餐費!”

正好一事不勞二主找那位出過《庶吉士破題集》的書坊主負責這事兒就好了!

這個主意獲得了大夥的一致認同。

不過整體大綱是文哥兒給出來的大家都推舉文哥兒作為“小總裁”他們這些人在後面記個名就好。

六歲榮升“小總裁”的文哥兒:?????

好怪!

當然一般只有朝廷主持編纂的篇幅比較大的書籍才會設立“總裁”,書修好以後總裁拿的賞賜是最多的甚至還能獲得這本書的署名權後世大家提起這書來都會記得他是作者。

像《大明會典》作者一般就寫李東陽。

實際上這書就和《憲宗實錄》一樣王鏊、謝遷、王華他們這一大堆翰林院官員都是有參與修撰的,只是李東陽作為總裁官可以直接獲得署名權罷了!

所謂的“小總裁”當然是戲言。

不過大家這麽給面子,文哥兒自然也盡心盡力地整理好文稿,趁著李東陽辦完事回來把人堵住了。

你讓咱一起搞這個課題,現在我們搞得差不多了準備發表出去了,你作為指導老師幫忙寫個序不過吧?

李東陽:?????

就一下午的功夫,怎麽你們連圖文並茂的書稿都給弄出來了?

你小子出書就跟吃飯喝水一樣簡單的嗎?!

即使有點不太想承認,李東陽在粗略翻看過文哥兒拿過來的文稿以後還是得面對事實:這書稿看起來確實比他們那些個詩集什麽的吸引人。

唉,學生太有想法也是件愁人的事啊,必須得寫信給楊一清他們說道說道才行。

李東陽道:“我拿回去看看,後日一早再還你。”

文哥兒自然開開心心地把文稿給了李東陽。

李東陽接過後笑著問:“這河西走廊有關的書都要刊出了,你的《飲食詩話》什麽時候完稿?”

文哥兒:“…………”

在寫了,在寫了!

文哥兒麻溜跑路,省得李東陽繼續催。唉,說好咱是摸魚人,不知怎地越混越忙!

難得的旬休日,文哥兒便呼朋喚友出去玩兒。他喊上謝豆一起跑了趟養濟院,帶著些玩具之類的去看看養濟院那批小娃娃。

昨天他和王守仁討論霍去病橫掃匈奴的案例,不由自主想到了沙盤。

沙盤這東西並不稀奇,尋常人家給小孩子練字便愛弄個木沙盤,認過字以後輕輕一推平,又可以在上頭寫新字了。

還有不少人搞“沙盤扶乩”,也就是兩個人扶著一個丁字形乩架在沙盤上劃字,說這是神鬼給人的啟示,說是“請乩仙”。聽起來約莫就跟現代的筆仙差不多!

至於軍事上的應用,早在漢光帝劉秀時期名將馬援就曾經“聚米為山,指畫曲折”,劉秀看了大為感慨,龍心大悅地表示“虜在吾目中矣”。

可見早在東漢初年就有了軍事“米盤”。

震驚!大將軍馬援竟在皇帝面前公然玩米!

文哥兒看到這段記載時就十分羨慕馬援,可惜在家裏這麽玩可能會被打斷腿。

唉,如果可以的話,誰不喜歡光明正大拿白白的大米堆山頭呢!

既然玩不了米,玩沙子也是很不錯的。

後世不管是學校還是兒童遊樂園,都會安排一個寬闊的沙池給小孩子玩耍。大人可能理解不了沙子有什麽好玩的,可對於小孩子來說他們可以在這樣的地方玩上一整天也不會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