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簡/許青松(第3/6頁)

簡微笑地安撫這位父親地擔憂:“極限運動也分冒險和競技,競技的危險性遠遠低於冒險,但我們不能要求賽場上一點風險都沒有。”

老杭同志並沒有放下心來,而是直視簡的雙眼說:“我以一個父親的身份,請求您答應我,杭峰只參與競技的部分,可以嗎?”

簡笑了:“當然沒問題,年輕不知恐怖,我現在偶爾會被噩夢驚醒。放心吧,我比任何人都更能理解有序的運動比無序的運動的差距。”頓了頓,簡最後說道,“再說了,在你看過的關於我的視頻裏,或許只是年輕人的冒險與沖動,但實際上我有專門的團隊為我制定路線,在最驚險的角度拍攝視頻。你知道的,我們通常會買非常高額的保險,每一次的活動都會有保險公司的人在現場盯著我們,那個戴眼鏡像老鼠一樣的家夥簡直比狐狸還要精明……”

就在這樣的討論聲裏,杭峰持續地往下滑著。

速度在加快。

很快就到了60多邁的速度,不斷出現的障礙奪走了他所有的注意力,他現在就像是一根不斷被拉直拉長的皮筋,那種“命懸一線”般的感覺,刺激的他腎上激素不斷飆升,眼神越來越好,身體越來越靈活,判斷力也越來越敏銳。

也不是每一次的障礙都能提前繞開,更多還是硬沖過去。

於是在滑雪方面的基礎技巧,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無論是波浪路線,還是從雪包上飛躍,他都能保證自己的平衡,不會摔倒在雪上。

直至來到樹林區。

大概是為了避免挑戰者出意外,整個樹林區都是沒有樹樁的,一根根拔地而起的大樹掛著一枝椏的冰淩,醒目的隔了很遠都能清楚看見。

坡度沒有緩和,但杭峰稍微放松了一點。

這一刻,杭峰才清楚感受到粉雪的腳感。

腳下的雪像絲綢一樣柔軟順滑,整個人隨著雪地的起伏而上下漂浮,如同飛翔,板頭還會把最表層的一些雪撞飛,就像船頭破浪掀起的浪花。

微末的彈性,又有種滑在棉絮上的幹燥蓬松,亦或者絲滑的如同熱刀切過的黃油。

前方滑雪者揚起的雪花還沒落下,杭峰又揚起新的一片雪霧,撞在額頭,黏在唇角,呼吸似乎帶著細小的冰碴,呼吸道並不是很舒服,但腳感非常好。

杭峰沉浸在探索未知上,像是強迫症一樣地研究著粉雪與硬雪的微末不同,蛇形於樹林中,流暢蜿蜒的滑痕留在雪地上,可以看出他精妙的技巧。

再一回神,樹林部分就滑過去了。

又是一段遍布雪包和雪坑的賽道,但因為只是二星難度的原因,不可能有把荒冶誠摔倒的“斷頭崖”,已經摸清脈絡的杭峰選擇能繞就繞,不能繞就硬闖。

滑雪到了後半截,與常規賽道合並,坡度開始降低,路上的滑雪者也變多。杭峰左繞右繞,靈巧地避開所有的遊客,將這也當成訓練的一種。

順順利利抵達終點。

最後,杭峰脫下雪板,回頭看向來路。

沒有想象中的那麽難,但也沒有想象中的那麽簡單,他似乎明白了三星的難度與自己的能力門檻。

模糊的概念變得清晰。

簡說的沒錯,A1賽道最適合現在的他。

這就是有教練指導,和沒教練指導的差別啊。

杭峰往回走的時候,嘴角忍不住勾了起來。

幾乎能夠想象只有他和他爸來的兩個人,現在必然還糾結在那條三星賽道上,找不到正確的訓練方式。

再上去,又是將近半個小時的纜車時間。

國外的大部分雪場都超長,像這種五公裏的雪道只能算是中等,一口氣滑下來十分鐘左右,其實很過癮。

但對於訓練來說,趕路的時間就有點過長了。

杭峰回到山上後,簡讓他再滑一次,同時簡和老杭同志開始下山,準備帶杭峰去另外一條二星的賽道滑一滑。

簡對全世界的雪場,不說了如指掌,也差不多了。

同作為滑雪運動員,沒有走出國門的杭峰確實只能乖乖聽話,繼而在和簡的一些交談裏,一點點地熟悉“國際極限運動”這個領域。

王會長真的幫他請到了一個很棒的極限運動教練。

因為有簡在,杭峰的訓練變得系統了起來,第二天參加三星賽道的考核,也不再那麽緊張。

簡說:“三星道和二星道有差別嗎?沒有。所有的危險區域都標注了出來,那些巖石峭壁就是換了一種形態存在的雪包和雪坑,繞不過就推過去。這麽軟的雪,你還怕摔倒嗎?”

杭峰告別簡和父親,獨自一人前往考核點報道,沒注意剛剛還在信誓旦旦說話的簡搓著手問老杭同志:“我剛剛說的對嗎?當教練我還是頭一回,你一定要告訴我,我做的對不對。”

老杭同志就笑了:“教練和他的隊員就是兩個不同的齒輪,你們需要用自己的形狀去打磨對方,最後才是最契合的。我和我的兒子已經有最合適的相處方式,但那不一定適合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