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奇葩選手(第3/4頁)

此時,杭峰即將參加比賽,全明星排名69位。

杭峰的心情有些沉重,既為他哥高興,也為他哥難過,團體賽的重建總歸是不如個人賽簡單,杭陽需要背負的比杭峰多太多了。

後來杭峰給他哥打了個電話,兩兄弟其實並不常談心,但或許是相互都有為對方鼓勁兒的意思,所以難得地聊了很久。

夜深。

杭峰放下手機,躺倒在榻榻米上,擡手朝著天花板揮了一拳。

明天,加油!!!

……

“秋山道”被定為世界十大最難滑板速降道之一。

難度排名在第二位。

僅剩下的一個排在前面的滑板速降道位於米國,同樣的環山路,但因為山大的原因,直線部分相對長而陡峭,所以速度會更快,過彎時候需要花費的力氣就更大。

滑板速降這項運動在米國的普及率足夠高,那條世界第一難賽道常年開放,用威爾遜的話說,那條賽道已經滑膩了。

滑太多次,膩了。

只要手上資金充裕一點的滑板速降運動員,都會去挑戰這條世界第一賽道,自己挑戰,和朋友一起挑戰,不滑個過癮不離開,甚至有個說法,“只有滑過雅各布山道才是最優秀的滑板速降運動員”。

靠著這條宣傳語,雅各布山道迎來了絡繹不絕的挑戰者和遊客,賺個盆滿缽滿。

今年的總決賽幸好是在島國秋山道,要是在雅各布山道,杭峰還要吃虧。

都是他沒滑過的賽道,至少這條賽道玩的人少。

比賽在當地時間的上午九點開始,觀眾席設在山腳下,裁判監控中心和簽到處也在這裏。

同樣用簡易鋼架搭建成的觀眾席,在終點線前後擺了長長一排,杭峰過去的時候觀眾席已經坐了八分滿,能有五百人左右。

鋼架上方用鋼纜掛著電視,每隔三十米左右就有一台,屆時會有無人機進行現場直播,150寸的電視很大,坐在後排也能清楚看見屏幕裏的內容。

全長25分鐘的賽道太長了,一場比賽要等待將近半個小時,對觀眾顯然非常不友好,再不在硬件上想點辦法,或許比賽到一半,就會有觀眾離場。

賽場需要觀眾。

選手也需要。

一場沒有觀眾的比賽,對選手的刺激性也不足,不容易出好成績。

杭峰和簡在一起,兩人完成簽到,然後被迎到了選手休息室。

休息室相對還要簡單,類似於他們參加沖浪比賽,只在頭頂上有一片幕布撐開作為遮擋,腳下還維持原樣。

這裏是鄉鎮,平原部分都種著莊家,十月份也過來了采收季節,所以農田裏一片枯黃的稻梗,還有草垛堆在田裏。

介於公路和農田的中間,便是一片泥巴地,自由生長的野草漫過腳背,在比賽開始前用除草機休整過一次後,就剩下根莖的部分有些紮腳,但穿著厚底的運動鞋踩上去,感覺還不錯。

杭峰進去,聞到了濃郁的青草香氣。

地上的野草根莖被數不清的腳碾過,流淌出汁液,聞一下還挺提神。

選手休息區同樣掛了電視,不過屏幕比較小,還有一台專門用來展示成績。

聯排的座位擺在天幕下面,可以看電視直播的位置前已經擠滿了人,邊緣處沒有人坐。

杭峰不算社交型的性格,但也不會讓自己顯得太獨特,所以便也往人多的地方去了。

先來的選手看見他,有的打過照面,就點頭當做招呼,沒有打過照面,自然看一眼就將目光移開,這樣看來,能有八成以上的人是杭峰認識的。

這次比賽一共也就28名選手參賽,大前天大賽組在官網公布了最後三個走聯合舉薦方式的運動員,兩名東道主選手,一名浪漫國選手。

都很年輕。

杭峰在這裏訓練了快一個月,認識了能有20來名比賽選手。

雖然是競爭對手,但彼此都盡量展現了自己的風度和熱情。

威爾遜和原田丁次幾乎同時對杭峰招手:“這裏!”

威爾遜在人群的左邊,原田丁次和兩名年輕人在一起,坐在人群的右邊,杭峰距離威爾遜更近。

猶豫了一下,他還是選擇坐在了威爾遜這邊。

原田丁次是杭峰在華國參加巡回賽認識的朋友,資格賽第一輪的時候他們競爭過,但很快那一場比賽就變成了跟滑,原田丁次跟著杭峰還滑出了非常好的成績,一度資格賽排在第二名,僅次於杭峰。

可惜運氣不好,資格賽結束後,原田丁次分到了B大組,被愛莎、威爾遜和約翰聯合絞殺,半決賽被淘汰。

之後他參加了敗者組的比賽,拿到了第五名,也就是參加總決賽的最後一個名額。華國另外一個進入半決賽的選手阿強,只拿到了第七名。

按理來說,杭峰和原田丁次也有過一段短暫的聯盟,關系應該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