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說好的國際禮儀呢?(第2/4頁)

慢,還在往前滑。

逐漸的,適應了這個賽道後,速度在一點點的提升,漸漸的就再看不見她們的身影,消失在了茫茫白雪之中。

第二組的選手已經在出發點就位。

風好像真的小了一點。

杭峰在山上待了一個多小時,女子組的比賽就差不多都結束了,奧利這才姍姍來遲。

“怎麽現在才上來?”杭峰問他。

奧利說:“吃了午飯,上來直接看男子組選手的比賽,不是正好。”

杭峰想想也是,“是我沒有計劃好,現在我要下山吃飯了。”

“感覺怎麽樣?”奧利問他。

“不好說,滑過才知道。”

“行吧,一會兒見了。”

“好,一會兒見。”

杭峰坐上下山的纜車,坐在旁邊的杭陽摘下裹在臉上的圍巾,拍著凍僵的臉唏噓:“幸好當初沒聽他們的安排來滑雪,這環境也太糟糕了。”

杭峰說:“還行,挑戰極端的環境,極端的賽道,酷!”他已經迫不及待的想要滑上那天賽道。

杭陽不置可否地笑。

這或許就是杭峰能吃這口飯的原因,沖浪也好,滑雪也好,他都是發自內心的喜歡著。

吃過飯再回來,已經是一個小時以後。

男子雙板的資格賽已經在緊張的進行中。

裁判中途有半個小時的休息吃飯時間,因此到現在,男子雙板這邊也才進行了一半。

不過男子單板的選手可以準備了。

杭峰上來後沒急著準備,找了個視野好的地方又看了三場比賽,主要是看男選手處理障礙的方式。

男選手和女選手自然有很大的不一樣。

男選手膽子大的多,在一些平滑的石頭上都會有跳躍的動作,過二段難度障礙區的速度最低的都提到了20邁/秒,個別一開始就敢用30多邁的速度滑行。

畢竟都是三星選手,基礎能力都不差,再加上很多滯留在四星賽升不上五星的四星選手,將水平又提高了一截。

“挑戰賽”的感覺有了。

杭峰看的差不多,才去往樓下的選手休息室備賽。

這期間很多遊客來了又走,阿拉法特又回來,雙方見面簡單聊了兩句就分開。

留給杭峰的時間不多。

單板滑雪的熱身主要是在肩胯的部分,尤其腰胯方面要打開,像這種復雜地形的滑雪,有很多騰挪的技巧,彎道密集復雜,腦子算的過來的同時,身體也得跟上。

所以,保持大腦的清醒很重要。

現在是當地時間的中午兩點半,時間比華國晚7個小時,到了國內這個時間唐雋已經下晚自習,如果作業完成的早,說不定都準備上床睡覺了。

生物鐘讓杭峰有點困。

山上只有一桶桶的飲用水,沒有生活用水,杭峰的準備還算充分,最後用濕巾擦臉,耳後、脖頸、包括手腕,透心涼,一個激靈,睡意都沒了。

感覺自己的腦子終於清醒一點,杭峰找了個張椅子,開始腦內復盤了。

沒滑過,腦內的地圖肯定不準確,但眼下只能這樣,杭峰不過於追求準確性,只是在幾個他看見的障礙區重點記憶,確認到時候需要用到的技巧。

再一睜眼,男子雙板的資格賽接近尾聲,等候在公告欄前的人越來越多。

杭峰看了一眼圍的水泄不通的公告欄,沒過去,在休息室裏找奧利,找了一圈沒找到,過了一會兒,看見奧利從人群裏鉆了出來。

“好激烈啊!”奧利對直朝著杭峰走過來,才一靠近就說,“這次編號不知道怎麽安排,不少四星的大佬都在後面上場,原本排在23名的都被擠掉了,比一場退兩名,簡直在搞心態。

聽說今年有雙板轉單板的選手,兩個四星,那天和你一起的克勞德就是轉過來的。”

男子雙板有60人參加,所以還有個1/8賽,資格賽入選名額是32人,雖然人數多,但也是一半的晉級率。

而且男子雙板滯留的四星選手也是最多的,接近30人,但四星名額依舊只有12個,競爭非常激烈,偶爾還會出現當年一名晉級四星的選手都沒有。

值得一提的是掉星的制度。

大概是為了留下選手,“FWT”的大賽組並沒有設置比賽名次不好就掉星這樣一個設定,只有不參加該年相應星級的比賽,才會掉星。

就比如杭峰三星,他不參加比賽,星級就掉到二級了。

參加三星賽,哪怕去意思意思滑一下,也能保持三星。

參加四星賽,就屬於升級挑戰,他必須要在比賽裏沖進前12名,才能晉級。

除此以外,如果參加四星賽能拿到前三名,是可以跳級拿五星資格,明年就可以參加五星賽了。

一旦選手到了五星,待遇就不再一樣,說是魚躍龍門都不為過。

“FWT”的資源是不如“X-games”,但集中資源捧那十來個五星選手還是綽綽有余,普通五星獲得的資源堪比“X-games”的世界冠軍,各種資源拿到手軟,一個五星選手每年的收入最差都是百萬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