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楚溪客當真開始認真考慮起了上學的事。

倒也不是完全因為“被男朋友接送”這樣的誘惑啦, 主要是因為這前前後後發生的事,讓他對未來的想法潛移默化地發生了變化。

董玨流放離京那日,董書生就按照先前承諾的, 出發去了他的家鄉,把他母親從董家旁邊那個小小的院落裏接出來, 送到了一處由楚記資助的慈幼局。

董玨的母親年紀不過四十上下, 為人十分勤勞和氣,董書生將她送到慈幼局本來是為了讓她安享晚年,她卻要來一套工作人員的衣裳,照顧起了那些年幼的孩童。

董書生見此情形, 便跟楚溪客商量了一下,往後就將董玨的母親當做一名普通的員工對待, 該發工錢發工錢,該培訓培訓, 將來等她上了年紀,就跟其他員工一樣由楚記安排養老。

至於董玨的事, 董書生沒說,董玨的母親也沒問, 想來她早已在董家人的只言片語中知道了,不然也不會這般果決地離開家鄉, 跟隨董書生來到長安。

這是董書生的氣度與善良。

也是董玨母親的堅強和智慧。

楚溪客悶悶地跟鐘離東曦說:“怪不得董玨為了他的阿娘什麽都願意做, 董家娘子確實是個不錯的人。”

可是,董玨卻不知道珍惜,不然就不會被無盡的欲望蒙蔽雙眼,忘了自己的初心。

接下來, 就是董書生重考太學直講的事了。

那天, 楚溪客把這個消息帶到丸子坊, 最興奮的反倒不是董書生,而是其他人。

向來穩重的王娘子不禁跳了起來:“這是天大的好事!那什麽,包餃子,今日必須包餃子慶祝,小郎君和鐘離公子今日也別走了,留下來一起吃餃子吧!”

“原本也是這麽想的。”楚溪客笑呵呵道。

蒲娘子同樣滿臉笑意,說:“需不需要準備一些供香,讓董先生去給董婆婆報個喜?”

王娘子忙點點頭:“對對對,這是最要緊的。那就先剪些紙錢,再蒸個雞蛋,煮碗甜湯,董婆婆活著那會兒最愛吃這些,這天大的好事,董婆婆若知道了也能安心了……”

說著說著,竟落下淚來。

蒲娘子幾個婦人也不由紅了眼圈。

平日裏跟著董書生念書的孩子們雖然還不明白人生的起起落落,但約莫感受到這是一件很復雜的事,一邊學著大人們的樣子說著“恭喜先生”,一邊啪嗒啪嗒掉起了金豆子。

他們一哭,那些更小的還以為發生了不好的事,全跟著哇哇大哭起來。

頓時,原本歡歡喜喜的場面變得令人哭笑不得,大人們的淚不由收了回去,緊接著笑出聲來。

之後的幾天,董書生在大雜院中像尊佛一樣被供了起來。

一日三餐由王娘子準備,食譜由楚溪客提供,都是營養豐富、補充腦力的,董書生每每覺得不好意思,王娘子便說,這時候不必客氣,等他考上了必要讓他回報。

衣裳是黑子幾個小子洗,生怕董書生不同意,小子們幹脆偷偷摸摸地拿,等到董書生想起來的時候,洗好晾幹的衣裳已經七扭八歪地疊放在炕頭了。

董書生原本和“財源滾滾”四個小子住在一起,為了不打擾他溫書,四個小家夥便自發地搬到大通鋪,和黑子他們疊羅漢去了。

“財源滾滾”就是由楚溪客起名的那四個孩子,當初他們因為年紀小不能出去跑腿,董書生就把賬房收拾出來,教導他們讀書。

後來,凡是楚記收留的孩子,或者無名無姓,或者年紀太小不記得自己的出身,就都跟著“楚記”一起姓楚了。

天稍稍一暗,楚小財就會像只小地鼠一樣冒出來點燃蠟燭,還要煞有介事地強調:“小郎君說了,備考期間讓先生可著勁地使蠟燭,不能心疼錢換成油燈,免得傷了眼睛影響發揮。”

董書生只得應一聲“好”。

默了一會兒書,他要提筆寫字了,楚小源又跳出來,安安靜靜地在旁邊磨墨,往往是一張紙還沒寫滿,硯台就先滿了。

至於轉轉手腕、捏捏肩膀這樣的動作就更不能隨便做了,因為大滾、小滾兩個孩子隨時待命,但凡看到他哪裏不舒服,立即會熱情地服務起來。

董書生嘴上念叨著“吃不消”,實際一顆心啊,比炭盆裏的火苗還要暖。

終於,到了考試的日子。

楚溪客擔心董書生腿腳不方便,於是提前租好了騾車來接他去太學。

楚溪客自己則因為查賬忙活了一整天,直到過了午時才抽出時間,想著董書生應該已經回到通濟坊了,於是直接來了通濟坊。

沒想到,他都到了,董書生還沒回來。

楚溪客:“這個時辰早該考完了吧?”

蒲娘子溫和一笑,說:“小郎君別擔心,午前董先生便叫一個孩子回來傳話,說是等看了榜單再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