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呃,接頭失敗,貌似不是“老鄉”。

不是楚溪客多心, 而是這個小美人看他的眼神確實不太一樣,像是認識了很久似的, 仿佛看透了一切。

真不是穿書的?

楚溪客正要再問, 就聽監考官輕咳一聲:“作答期間,不得交頭接耳。”

他連忙轉回身,露出一個老實人的笑。

年輕的監考官不知怎麽的紅了臉,略顯尷尬地把視線轉向別處, 低聲說:“快些吃吧,免得沒有時間作答。”

楚溪客這才發現, 整個考場只有他和後面的小美人一個啃雞爪,一個吃鴨脖, 其他人都在埋頭苦寫。

楚溪客連忙把鴨脖丟進嘴裏,一邊飛快地嚼著, 一邊唰唰唰寫了起來。

這一場只考策論,題目是《大學》中的一句話:“心誠求之, 雖不中,不遠矣。”

這句話結合上下文的意思是:“(治理國家的人)內心真誠地去了解百姓的願望, 即使沒有完全切合也距離不遠了。”【注】

題目要求根據這句話結合時政展開來談, 說白了就是寫一篇八百字以上的議論文。

雖然題目一樣,但是每個人的切入點都不同,這也是為什麽監考官看到他和後面的小美人說話不會懷疑他們作弊,因為這個時代考的不是八股文, 作弊也沒用。

比如, 有人看到這個題目想到的是家鄉的旱情, 有人想到的是田畝賦稅,楚溪客首先便想到了廊橋美食街。

當初,他修建美食街的初衷就是為了不讓東門一條街的攤販被打為“商賈”,不然孩子會失去在官辦學堂讀書的資格,更不能考科舉。

緊接著,他又想到了奶茶店。

一間小小的奶茶店,不僅能讓他自己賺到錢,還能為至少三個人解決就業問題,讓三個家庭增加收入,令至少三名孩童接受教育。

長安城一百一十坊(市),哪怕奶茶店只能開上五十個,惠及到的員工就有一百五十人。這還不包括仙草園中種植仙草、熬制原料、負責雜活的幫工,以及幾百名跑腿小哥。

這些人因為奶茶店過上更好的生活,有了更多的錢購買糧食、布匹、房屋,被他們照顧生意的那些農民和工匠也就有了更多收入來源。

這是一個良性循環。

這樣看來,商業本不該是低賤的,商人的子女也應該有資格接受更好的教育,培養君子之風,這樣他們才能反過來為國家做貢獻,為百姓謀福利。

綜上,商人也是子民中的一部分,了解到他們的訴求,解決他們的問題,也是治理國家的人需要考慮到的。

——寫到最後,楚溪客還不忘扣題。

說起來也是幸運吧,按照他的水平,跟這些苦讀十幾年的學子根本沒法比,好在《大學》是他的啟蒙讀物,被姜紓監督學了整整一年,早就背熟了,也有了很多自己的思考。

再加上鐘離東曦這些天帶著他反復練習策略格式,揣摩出題者的心思,楚溪客原本的三分水平,此刻竟發揮出了七八分。

不過,也不完全是幸運。他紮根市井的經歷,樂於讓利的心性,兼濟天下的志向,這些才是真正支撐他寫出這篇文章的內核。

……

楚溪客想說的話越來越多,越寫越走心,越寫越專注,手裏的半截鴨脖沒有吃完,散發著鮮香的氣味,他卻顧不上再啃一口了。

這種狀態十分玄妙,仿佛進入了一個無人之境,他能看到的只有眼前的答卷,頭腦高速運轉著,靈感源源不斷地匯於筆端。

直到鑼聲響起,考試結束,楚溪客才猛然間從那個玄妙的境界脫離出來,這才察覺到手腕酸疼,後背也出了一層汗,只覺得酣暢淋漓。

楚溪客飛奔出考場,迫不及待地想跟鐘離東曦分享一下。

沒想到,鐘離東曦身旁多了一個高大的男人,兩個人正愉快地交談著。

楚溪客頭頂的小呆毛頓時警惕地豎起來,舉著半截鴨脖就跑了過去:“東曦兄,吃鴨脖嗎?”

不等鐘離東曦回答,楚溪客就把被他啃剩下、在桌子上放了一個多時辰、又冷又硬還沾了一丟丟墨汁的鴨脖塞進了鐘離東曦嘴裏。

罰一下鐘離東曦,順便宣告主權,一舉兩得。楚溪客機智地想著。

鐘離東曦縱容著他的小性子,就那麽毫無形象地咬著半截鴨脖,撫平他翹起的小呆毛。

楚溪客暗搓搓檢查了一下,熏香是平常就在用的,衣裳也是自己喜歡的風格,目光一心一意放在他身上,沒有絲毫心虛或心猿意馬……

嗯,一級警報暫時解除。

“月余不見,小郎君越發有趣了。”含著笑意的聲音響在身側。

楚溪客扭頭一看,這才發現,剛剛和鐘離東曦說話的人他也認識,是當初在獵宮幫過他的林二郎!

今日,林二郎沒有穿金吾衛的甲胄與頭盔,而是束著頭發,戴著銀冠,穿著套極顯身材的紅色勁裝,如同滿身貴氣的世家公子一般,難怪他沒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