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上一世, 明知姜紓等人做的是殺頭的事,林淼還是選擇追隨,並且在所有人都死了之後, 依舊堅定不移地跟在楚溪客身邊,為的並不是姜紓的救命之恩, 而是他們堅持的道義, 他們描述的願景。

姜紓說,百姓安定比復國更重要;他還說,門閥壟斷的朝堂是時候打破了;以及那句“若不能做到德才兼備,至少‘德’字先行”……

難道, 這一切都是假的嗎?姜紓表面仁義道德,私底下卻做著泄題謀私之事?

“絕無可能。”楚溪客斬釘截鐵地說。

林淼抿著唇, 分明持懷疑態度。

楚溪客堅定道:“阿淼,若阿爹當真參與了泄題案, 我把命給你。”

林淼神色微動。

上一世,他和姜紓面對面的接觸實際不多, 因此並不了解對方的為人。他卻了解楚溪客。

在舊友悉數死去,只有他們兩個互相陪伴的那段日子, 楚溪客把自己最大的秘密都告訴他了。

他們一起推行新的田畝制度,改良稻谷品種, 搜集更多可食用作物, 國庫的存銀沒有一分花在楚溪客個人身上,全部用來興修水利、鋪設道路、扶持教育。

無論作為好友還是君王,楚溪客從未令林淼失望過。

所以,這一刻楚溪客用命擔保, 林淼不得不信。

楚溪客看出他的松動, 立即道:“阿淼, 關於那張圖我定會給你一個交代,眼下最要緊的是攔住金吾衛,若再遲疑,賈生和楚百歲的命都要搭進去了!”

“不行。”林淼堅持道,“你不能參與,我一個人去就好。”

楚溪客急了:“傻阿淼,怎麽關鍵時刻改走‘笨蛋美人’路線了?你好好想想,這件事已經把阿爹牽扯進去了,無論如何我都不可能獨善其身。我們越早參與進去,就越有可能掌握最核心的情報,也好讓阿爹有個應對之策。

“更何況,我去了,梁尚書至少會看在阿爹的面子上搭理我一下,換成你一個人,八成會被當成楚百歲的同黨一道抓起來!”

林淼可不是笨蛋美人,只不過想要護住楚溪客罷了。

楚溪客沒容他再猶豫,直接改用蠻力拉著他跑起來。他一邊跑一邊小聲嘟囔:“怎麽說我也是‘主角受’呢,最起碼的‘不死光環’還是有的。”

沒想到,旁邊傳來林淼的輕聲應和:“誰不是呢!”

楚溪客一時間沒聽清:“你說什麽?”

林淼卻不肯再說,反手拉住他:“快走,楚百歲要被帶走了!”

楚溪客再也沒心思追問,當即沖上了監考台。

這個時候,楚溪客想要保住楚百歲已經不單單是出於同情了,更是為了姜紓。

《血色皇權》中,就是因為牽扯到的考生都被滅口了,姜紓才辯無可辯,即便後來主角受成了皇帝都沒找到有力的證據為他洗清冤屈,以至於讓姜紓在死後背負著“世家之恥”的罵名。

所以,這一次,楚溪客無論如何也要保住賈生和楚百歲。

主考官是吏部尚書梁琦,他與國子祭酒是世交,算是微妙的利益共同體,因此,他也不願看到姜紓被冤枉。

——這是楚溪客最大的依仗。

所以,他最大的障礙不是如何說服梁尚書,而是需要找出一個理由,讓梁尚書能給其余監考官以及龍椅上那位一個交代。

“楚生和賈生是被利用的,他們對此事並不知情,幕後之人只是借筆生事,若今日此二人走出考場,勢必會被滅口,來個死無對證。”楚溪客冷靜地說。

梁尚書威嚴道:“何以見得?”

楚溪客果斷道:“因為,有問題的筆不止這一支。”

此話一出,諸位監考官不禁大驚失色。

若考場中當真還存留著泄題之筆,那麽牽扯到的就不僅僅是姜紓,還有他們了。

梁尚書沉聲問:“你有幾分把握?”

楚溪客鎮定道:“十分。”

實際上,並沒有把握。

這是剛剛跑來的路上,林淼提供給他的消息。

林淼也不十分確定,只是結合前一世的蛛絲馬跡做出的猜測。但是,沒有更好的辦法了,只能冒險一試。

唯一可以確定的是,泄題案和賣筆墨紙硯的四寶齋以及平康坊的菩提寺有關。

“這是四寶齋新出的‘金榜題名’筆,買的考生不止一個,有問題的想來也並非這一支……想要找到並不難,許多考生為求吉祥,會將筆供奉到菩提寺開光,菩提寺的僧人在筆杆刻上梵文。”

所以,只要找出所有刻有梵文的筆就好。

一位監考官擰眉道:“你可知,這樣做會鬧得人心惶惶,甚至直接影響科舉結果?”

“若是就這麽把楚生和賈生帶走才會真的人心惶惶。”楚溪客據理力爭,“方才,他們被金吾衛那般強硬地從考舍揪出來,沿途的諸多考生都看到了,恐懼情緒已然蔓延開來,若他們二人不能安然無恙地回去,那一片考區的寒門學子會怎麽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