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二皇子的計策雖然蠢,但很有用。

三皇子看似沒有這麽喪心病狂,但也好不到哪去, 他居然在所有開設有楚記店鋪的坊市散播消息,讓坊民彼此舉報, 但凡和楚記有關系的統統抓起來。

這個主意的歹毒之處就在於, 倘若有人不願舉報他人,卻被別人舉報了,倒黴的就是自己一家!

一時間,長安城內舉報成風。有些人是因為私怨借機陷害他人;有些人則是為了自保, 先發制人。

一旦有人舉報,負責此事的不良人根本不去核實, 直接闖進家裏,不管男女老少, 悉數關進大牢!

就連太學都沒有幸免,尤其是黃丁班的人, 有一個算一個,全都被三皇子的走狗押走了。

楚溪客氣瘋了:“他不就是想讓我回去嗎, 行啊,我這就回去, 把他們的狗頭砍下來!”

姜紓同樣氣得手抖, 然而還是冷靜地說:“不可,越是這種時候越不能失了分寸,他們一日抓不到你,就一日不敢傷害那些人。”

反倒是楚溪客回去了, 那些平民才會真正被扣上“楚記內應”的帽子。

鐘離東曦勸道:“老二和老三雖然蠢, 但沒有這麽蠢, 但凡他們還想坐上那個位置,就不會拿自己的名聲開玩笑,之所以會想出這樣喪心病狂的主意,八成是他們身邊有了解你的人,知道這一招對你有用。”

他分析得沒錯。

很快,長安那邊再次傳來消息。

雖然二皇子和三皇子叫囂著要殺人,實際一個人都沒敢動——對,就是“不敢”。

滿朝文武不是吃素的,文人的筆也不是只會寫寫詩詞歌賦,但凡他們敢傷害一個平民,也就跟儲位無緣了。

當然,這場角逐少不了姜紓的運作。

楚溪客和鐘離東曦率先進了平川,姜紓與賀蘭康掉頭回去了。

來時半個月的路程,兩個人快馬加鞭只走了一天一夜。姜紓向來不擅騎射,回到長安的時候腿都磨破了。

楚溪客整個人都被低氣壓籠罩,他覺得是自己無能,才會連累長輩替他操心。

原本計劃到了平川先好好地在黃河邊跑跑馬,再撒了歡地去長城上遛一圈,還有他向往已久的賀蘭山,怎麽也得找塊磚頭刻上“鹿崽到此一遊”吧!

然而此刻,真正踏進這座巍峨又古舊的軍事重鎮之後,他就壓下了所有玩鬧的心思,擔負起了楚記當家人的責任。

先是安排好楚記員工的住宿與吃喝,然後便緊鑼密鼓地派出商隊,去關外購買棉種。

按照他原本的打算,是想來一手“以小博大”來著,比如做一些容易保存卻不常見的腐竹啊,豆泡啊,臭豆腐啊,拿到關外交易,只需花一點點錢就能把棉種換回來。

眼下,楚溪客卻沒有這樣的閑情逸致了,他只想盡快做事,不停地做事,這樣才不會閑下來就想跑回長安。

楚溪客從前種下的因,這時候結出了果——

執失不怵、賀魯阿欒這兩個突厥人雖然在長安過得有些落魄,回到西北卻是部落中有頭有臉的人物。楚溪客依靠他們的關系,不僅買到了足夠的棉種,還換來了大量的牛糞、羊糞和馬糞。

這個時代的耕作技術還不夠成熟,尤其是西北等地比江淮地區更要落後一些,完全不講究精耕細作的理念,無論什麽東西種下去都是靠天收,能收上來就收,收不上來就餓肚子。

簡直難以想象。

因此,楚溪客對這批肥料十分重視,從晾曬到漚肥親力親為。

於是乎,平川軍的將士們第一次見到他們的小少主,就是在一堆馬糞前……

賀蘭康早就顯擺過自家崽了,誇耀楚溪客多麽聰明伶俐會賺錢。這位表裏不一的老父親還在部下們跟前放大話,說是早晚有一天讓西北的將士們吃上楚記丸子湯!

因此,即使楚溪客不在平川,平川軍中卻滿是他的傳說。上到軍中將領下到守城小兵,早就想見見楚溪客的真容了。

只是,楚溪客進城那天由於自責加擔憂,把自己關在馬車裏沒出來。直到這日,聽說他在地頭種棉花,一眾賀蘭家的副將專程來見他。

萬萬沒想到,看到的會是這樣一副景象——

白白凈凈的小少年,穿著好看的絲綢衣裳,一臉嚴肅地站在糞堆前,還用隔著帕子抓起一塊幹巴巴的牛糞,捏了捏,聞了聞,還扭過頭和旁邊的人討論。那架勢,讓人覺得他手裏抓的不是牛糞,而是晚上煮菜要用的豬頭肉!

呃……

只聽說品性高潔的讀書人“視金錢如糞土”,這還是頭一回見到實實在在喜歡糞土的!

就這樣,楚溪客“喜歡糞土”的“光輝形象”從此在平川軍中揮之不去了。

其中有一個牽馬的小兵,名叫狗蛋。直到很多年後,狗蛋成了平川軍左將軍,每年回京述職,看著高坐在龍椅上的楚溪客,眼前都會不由自主地閃過他抓著糞球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