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平川當地從未有過人工種植水稻的情況, 楚溪客也不知道具體哪個月份種植合適,和司農官反復商議之後,最終將占城稻種子分成三批, 分別在三月底、四月底、五月底分批種下去。

因為,楚溪客發現平川的野生稻大多是在這個期間內發芽, 所以打算試一試。

或許因為占城稻本身就適應性良好, 再加上楚溪客養孩子似的精心呵護,三茬稻種的發芽率居然都在七成以上!

在現代人看來,這個出芽率或許十分寒酸,但對從來沒有種過水稻的平川城百姓來說, 幾乎稱得上“奇跡”了。

如今,正值七月間, 第一批水稻到了收獲的時候。

看著那一簇簇低垂的稻穗,就連楚溪客特意從江南請過來的那些種了幾十年水稻的老把式都驚訝異常。

“這稻子居然沒有稻芒!”

“這幾棵穗子尤其大, 甚至超過原本的稻種了!”

“再看這幾棵,顆粒雖小, 卻粒粒飽滿,真要算下來恐怕不比江南的產量低。”

“……”

一個個令人驚喜的發現從農把式的口中說出。

楚溪客提著的心便一點點放了下來。

這說明, 他們走的路子是對的。占城稻可以在平川存活,而且和本地野生稻自然雜交後的稻穗中不乏優良品種。

不光楚溪客, 那些跟著他忙碌了好幾個月的司農管官和屯田兵們個個如同打了一劑強心針, 不用楚溪客提醒,他們就自發地把不同品質的稻種分門別類地收集起來。

無芒的、飽滿的、高產的那一批自然要留作種子,品質低的那些也不浪費,依著楚溪客的意思就是——

“辛辛苦苦種了大半年, 當然要親口嘗一嘗啦!”

不過, 在吃進嘴裏之前, 還需要做很多工作。

首先是脫粒。

傳統的脫粒方式就是在一個斜放的木板上摔,或者用一個很長的、造型類似雙節棍的工具用力敲打,廢了老大勁,最後還是會有很多谷粒留在穗子上。珍惜糧食的百姓們還要用手一粒粒摘下來。

種植水稻的地域這個時節常常下雨,晴朗的天氣就那麽幾日,如果不盡快脫粒、盡快晾曬,好不容易收下來的稻谷八成就要發黴了。

所以,改良脫粒機是關鍵。

好在,楚溪客未雨綢繆,早在去年商隊剛剛出發去尋找占城稻的時候,他就叫工匠把脫粒機給研究出來了。

也是為了求個好兆頭吧!

楚溪客自己不太信這些,但是,為了讓商隊平安回來,他把能做的都做了。

暑假時,楚溪客在歷史科技博物館做過志願者,專門負責給前來參觀的小學生講解古代農具的發展演變,其中就有打谷機和脫殼機。

這幾套機器楚溪客講解了不下一千遍,為了應對小學生們各種稀奇古怪的問題,私下裏還查了許多資料,因此閉著眼睛都能復原出來。

他做的是一種“腳踏式打谷機”,不用油也不用電,用腳踏板和傳送帶做動力傳送裝置,帶動滾輪轉動。

原理有點像腳踏式縫紉機,通過不斷踩踏促使輪軸轉動,輪軸再帶動滾輪飛速地轉起來。

最核心的部分是中間那個長著“鐵刺”的圓柱形滾輪,鐵刺用來梳理稻穗,滾輪快速轉動對稻穗又蹭又刮,就可以把谷粒打下來。

這樣一台腳踏式打谷機,理想狀態下一天可以打兩千斤谷粒。

楚溪客讓屯田兵做了一下示範,把周遭的農把式們都給看愣了。

當地的屯田兵也愣了:“你們沒見過嗎?”

江南來的農把式:“沒見過啊!這是啥?”

當地的屯田兵:“你們不是打江南來的嗎?這都沒見過?”

江南來的農把式:“江南也沒這物件啊!”

屯田兵們愣怔之後,紛紛昂首挺胸笑了起來,富庶的江南都沒有的物件,平川有!

除了打谷機,還有脫殼機。

這個時代稻米脫殼叫“舂米”,方法就是把帶殼的谷粒放進一個石坑或石罐中,然後用厚重的木杵用力砸,通過木杵的沖擊力和谷粒之間的相互摩擦把谷殼舂下來。

這樣的操作不僅累人,效果還不好,力氣小了谷殼脫不掉,力氣大了容易把米粒砸碎,而且谷殼和米粒混雜在一起,要不斷過篩。

楚溪客叫人做出來的這台脫殼機仿照的是現代電動脫殼機的原理,上面有一個漏鬥,用來倒入谷殼,下面是逆向轉動的膠軸,給谷粒施加壓力的同時還不會把內裏的大米碾碎。

其中,最大的改動就是把電力功能改成了手搖式,這樣使用起來會辛苦一些,但比舂米要簡單高效多了。

楚溪客和工部的技術帝們反復研究之後,還在中間增設了米粒和谷殼分離通道,最下面安裝著手搖式風扇,可以最大限度地把谷殼篩出去。

當然,少不了漏網之魚,這就需要反復碾上三四遍,最終就能得到白中泛黃的米粒了。篩出去的谷糠也不會浪費,稍稍加工一下就是上好的雞鴨飼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