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這座金礦,對平川來說可謂是一場及時雨。

如今的平川看似欣欣向榮,實際很多東西都要靠“進口”, 比如糧種、木材、草藥,甚至豬肉、雞蛋等。

楚溪客第二個三年計劃, 就是要填補這些漏洞, 楚記的生意版圖也從西域擴展到了整片大陸。

他想從漠北購買耐寒又抗旱的牧草種子,想從中原引進豐富多樣的蔬菜,想從比波斯更靠西的國家引入大白豬和良種馬。

他還想在沙漠種上梭梭樹和仙人掌,在隔壁培育沙棗和枸杞, 養殖能在極端環境下生存的駱駝、灘羊和棉尾兔。

這些,都需要錢。

原本還想著未來三年勒緊褲腰帶慢慢來, 沒想到,轉頭就挖出一座金礦。

楚溪客抱住小貓崽, 激動地麽唧一口。

小家夥頓時炸起毛,嗖地一下鉆回了枯草叢, 還努力扭著小腦袋舔舐被他親到的地方,也不知道是嚇的還是嫌棄的。

楚溪客轉頭看向鐘離東曦:“準備好了嗎?”

鐘離東曦微笑點頭。

楚溪客:“放開手腳大幹一場吧!”

一年的時間匆匆而過。

平川的基建計劃從王城外郭擴展到了境內的每一片土地。

得益於王妃殿下的強迫症屬性, 如今的平川在輿圖上看起來很是……呃,井井有條。

王城位於整個平川的中心點, 數條官道與鐵軌如同太陽的光芒一般輻射向四面八方, 在條條道路分割而成的一個個小方塊中,是不同的農業、工業或生活區。

最肥沃的土壤種上了各種糧食作物,靠近水源的谷地建起了一個個蔬菜大棚,和水塘、果園融合在一起的是畜牧養殖區, 瓜蔓用來喂豬, 豬糞可以肥地, 稻田裏養著稻花魚,不需要用農藥,鴨子就是天然的“除草機”……

春天種下的梭梭樹長高了好幾尺,遠道而來的仙人掌活了一大半,沙棗也掛上了一串串毛絨絨的小果子,枸杞摘了一茬又一茬……

灘羊在隔壁上慢悠悠地閑逛著,成群的駱駝在天然的養殖場中佛系地咀嚼著草料,長相軟萌性格卻彪悍的棉尾兔神出鬼沒,今日啃下一串沙棗,明日折斷一棵仙人掌……

鐘離東曦還規劃出了平川第一個重工業園區,就在白蘭山礦場以北,與賀蘭山煤礦之間有鐵軌相通。

這樣一來,賀蘭山的煤炭可以直接拉到工業園用於冶煉,白蘭山提供的便是用來冶煉的鐵礦、金礦和銀礦。

對了,匠人們在挖掘金礦的時候,順便發現了一條銀脈,因為儲量不多,似乎不值一提……咳!

有了楚溪客半吊子數理化知識的輸出,再加上姜紓和鐘離東曦這些聰明人的完善,平川的冶煉技術呈現出跨越時代的進步。

工業園中架起頗具現代感的煙囪和鍋爐,錳鋼、精鐵、青銅、金銀、鋼化玻璃每日的出貨量幾乎占了全大昭的一半!

楚溪客甚至把環境汙染的問題都考慮進去了,所以才特意把工業園建在了白蘭山北側,再往北就是柴達木盆地。

雖然荒無人煙,但這裏有山有河又有礦,可以說是十分方便了。

平川工業園區不只是一個單純的冶煉工廠,而是一個集礦石冶煉、零件加工、機械組裝,以及技工培訓、產品銷售於一體的復合式工業基地。

甚至旁邊還有一個生活區,那些簽了終身協議的員工極其家眷都住在這裏,子女上學、長輩養老都由園區負責。

那些和平川保持良好合作關系的商人,在將來大多成為了各自國家中最富有、最令人敬重的人,在他們撰寫回憶錄的時候,無一例外地會提起第一次來到平川工業園的情形——

“仿佛來到了另一個世界,巨大的煙囪高聳入雲,轟鳴的鍋爐比宮殿還大,各種各樣的機器猶如一個個鋼鐵巨人,無數礦石堆疊如山……數不清的復雜工序讓人眼花繚亂,然而處處又井井有條,所有的一切都令人震撼。”

平川工業園,已然遠遠走在了這個時代的前列。

為了帶動那些大型機械,楚溪客甚至在鐘離東曦和姜紓的幫助下研究出了蒸汽機。

不過,也僅限於工業園區內部使用。

其實,楚溪客不是沒有動過普及蒸汽機的心思,但是,每每打算用到火車或者其他地方,總會出一些不太好的意外。

楚溪客隱隱感覺到,無形中似乎有一套“世界法則”限制著他,他也就很識趣地停在了界限之內。

而且,工業園賺到的錢楚溪客一分一文都沒有用於個人享受,其中九成拿來建設平川,剩下的一成用來做公益。

到如今,楚溪客可以拍著胸脯說,平川境內沒有一個無人贍養的老人,沒有一個無家可歸的孩童,沒有一個生病了吃不起藥、出了意外全家挨餓的家庭。

而那些曾經受過官府恩惠的百姓,更懂得助人為樂的意義,緩過勁來之後往往更樂意對他人伸出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