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第2/3頁)

他當時還跟秦小滿開了個玩笑,說這家人真勤快。

小滿才跟他說姚家是村裏的外姓人戶,是才來村子沒多少年的人家,小姓在這般村野裏日子過的比尋常的人家更苦。

土地不多,還全是旱薄地,有點什麽事情也不似村裏的大姓人戶好拉關系找人情。

兩口子格外的勤勞,誰家請人做事兒都會盡可能的前去,不光是為著能賺點銅板,也是為了討人情,更快的真正的融入村子裏。

“你有什麽便說吧。”

姚天兒這才道:“想著你家後頭是不必多費力的活兒計,許用不上牲口。可能把你家的牛借給我用半天,我們家那點兒稻子要是用牛脫粒的話,也不必折騰好幾日。”

怕讓人覺得他是想白占便宜,他連忙又道:“到時候收挖地瓜的時候我叫我媳婦兒過來幫你們挖一天地瓜如何?”

杜衡想了想,今兒過了確實就不怎麽用牛了,借半天出去倒是沒什麽,左右栓在家裏也就幹拴著吃草。

“小滿很寶貝家裏那頭牛,我回去跟他說一聲,要是他答應到時候你便牽去用吧。”

姚天兒見杜衡沒有一口回絕,連忙點頭說好。

“吃饅頭啊,今兒蒸了好些饅頭。”

杜衡看著姚天兒端著碗幹喝粥,舀的還是稀的,不似那些個老油條,吃粥曉得往幹的撈,感覺這人很老實。

“欸,誒,好。”

姚天兒應聲,去拿了一個饅頭,但是自己沒吃。

最後一塊田的稻子收割完,在曬場上把稻子脫粒,幾個漢子把脫粒好的稻子擔著回了秦家,時辰也還不算晚。

今兒的活計可比先前手打脫粒輕松的多,收活兒的時間也便早,不好意思在秦家院子裏坐等著吃飯,幾個漢子都先回家了一趟,待著到了飯點過來按時吃飯。

杜衡把今天的工錢給提前準備好,小滿跟他大嫂在灶房裏做晚飯。

秋收了豆子,今兒夜裏的大菜是豆花兒,雖說是素食,但豆腐不是什麽人人家中都能吃得上的尋常吃食,多的是農戶人家過年才吃上一碟子,請人做豆花兒自然能算做為大菜。

再是必不可少的臘肉,有些當季時蔬,一頓飯也就很豐盛了。

秦小滿見著杜衡取出了三吊錢,微微吐了口氣,海量的銀子花出去能不心疼嘛,不過今兒見著院子裏堆的稻子,他又放寬了些心。

杜衡順道把姚天兒想借牛的事情給他說了一聲。

“借就借唄,他家裏光景屬實也不好,每回出去幫工吃點什麽好的自己舍不得吃都給孩子帶點。又不是白借,人家不是說了還要過來幫忙做活兒嘛。”

杜衡聞言嘴角微揚:“那我跟他說一聲。”

過了兩日,姚天兒來牽走了牛,用了一下午送回來,大家夥被喂的飽飽的,不單如此,姚娘子還背了一背簍的牛草過來作為答謝。

倒是如此一來,兩家人還有了些來往。

九月末,天氣微有轉涼,晴朗也再不覺得太陽火辣辣的曬人了,夜裏也更能好睡一些。

一場打仗一般的秋收也開始像毒辣的天氣一般趨於尾聲。

裏正開始忙碌周旋於各家各戶,登記今年的成果。

“二十畝地的玉米收了三十石的玉米。”

杜衡翻出先前記載的簿子和秦小滿一起看,其間有三畝地是肥地,其余的都是貧瘠程度不等的薄地,統計算下來收獲的玉米就是三十石,算不得大豐收,不過比預期要多個三兩石的收成。

“十畝田的稻子,四畝肥田,六畝薄田,其間肥田今年收了十石的糧食,大田那三畝受災的薄地收了四石,另外的幾塊小田一共收獲了五石,也就是說稻子總共收獲了十九石的糧食。”

杜衡算了算:“剛收回來的時候是有二十石的,不過薄田的秕谷不少,今年肥田稻谷成器,十成稻子有九成的飽滿,一成秕谷。薄田就嚴重多了,起碼有三成的秕谷,大田受災接近四成。”

外帶曬幹除卻雜草等一系拾掇,損耗了一石的重量。

“十九石!”

秦小滿聽完杜衡拿著小本子一點點給他講開來,嘴張著呆呆的半天沒回過神來。

杜衡合上本子點了點頭:“就是收了十九石。”

秦小滿咽了口唾沫,喃喃道:“豐收了,豐收了。不枉今年起早貪黑的勞作,若是連年如此可要發了,過個十來年還不得當地主。”

他不可置信的搶走杜衡的小本子,連忙又再翻看了一遍,生怕杜衡是合計錯了,到時候空歡喜一場。

雖曬在院子裏的稻子玉米肉眼可見的比往年要多上許多,但是他也不能估量出來具體的重量。

畢竟前幾年他只料理了十畝田地,一個人操持下來,就算是種植的全數是肥田肥地,余下兩畝地種植旁的,秋收時八畝田地的玉米和稻子,頂破天也就十六七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