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第3/4頁)

秋收後的縣城熱鬧,兩口子心裏都惦記著今年的糧價,沒先去湊街市的熱鬧而直奔收糧的地方。

還在街市的路上就聽見有人在大聲吆喝:“收稻子,一石一千文!”

“有糧的往長虹糧行走,賣的多,價更高咧!”

吆喝聲此起彼伏的,街道也是比以往來都擁堵,盡數是些牛馬板車拉著大包小包的東西,外帶獨行的牲口也運送著大麻袋,如此自十分占道。

這來往之間的無非都是拉運糧食的。

杜衡聽了一耳朵,就近下牛車去問了兩間糧鋪,價格不一,和外頭吆喝的差不多,反正一石糧食九百到一千文之間的價格高低都有。

這陣兒熱火的很,大家都曉得秋收尾聲了,賣糧食的農戶多,收糧食的人也多,一時間頗有些魚龍混雜。

糧鋪裏擁擠,村戶前去詢問收糧的價格,自家未曾種地靠著買糧食吃的百姓也來想買口新糧吃,熱火朝天的人擠人。

這種鋪子裏的糧食主要是從糧行去買糧食來再到自己鋪面兒上賣,秋收的時候也是會收一定的糧食,但是收的量不如城裏的四大糧行多。

杜衡護著秦小滿從糧鋪裏出來,扭身又去打聽糧行的情況。

糧行鋪面兒寬大,容納的人也多,只有比糧鋪更加熱火的。

一道大門裏,一頭供人進出,另一頭一群赤膊的漢子正在扛著麻袋搬運糧食進糧行。

百斤重的糧袋壓在寬厚的肩膀上,壯漢肩背之間的腱子肉充盈的鼓起才足以負擔的起這般重量。

黝黑的皮膚上也隨之升騰起汗珠,粗重的聲音也清晰可聞。

秦小滿還是頭一次過來糧行,貪了一回新鮮多看了幾眼光著膀子扛麻袋的壯漢,這個時節裏縣城裏出賣力氣的人也是最容易找活兒掙錢的時候。

他嘖了一聲,想說縣城裏做活兒的人沒有田地也是一樣辛苦,話還沒出嘴先被伸過來的一只修長的手蒙住了眼睛。

“幹嘛啊!”

秦小滿把杜衡的手扒開,看著微微凝起眉毛的人不樂意道:“這麽好看?”

“誰叫你不讓我看的。”

秦小滿一語雙關,杜衡微頓,然後挺是認真道:“我的沒什麽看頭。”

他這個體格比較清瘦單薄,跟常年賣力氣的鼓出肌肉像只大青蛙一樣的實在沒法比。

秦小滿笑了一聲,還沒樂呵完就被杜衡捂著臉拉進了糧行裏。

“二位是買糧還是賣糧食?”

進門便有夥計上前來招呼,糧行裏人多歸人多,但可用的人手比小糧鋪裏屬實多不少。

“我是想問問糧價,秋收是有賣些糧食的打算。”

夥計倒也還算客氣:“好說,我們永發糧行收玉米八百文一石,稻子為一千文一石。”

秦小滿當即道:“去年稻子一千兩百文一石,今年怎的跌這麽多!”

“哥兒,時年不同,糧食的價格自然也不同。去年雨水多,莊稼生長的不好產量不高,自然米糧的價格也就收的貴些。”

“今年雨水是少,不過天氣幹旱,收成也並非極其佳啊。”

夥計道:“這樣吧,二位預備賣多少糧食,若是賣的多,我也可問問我們東家看能不能給您漲點價錢。我們糧行在縣城裏做了這許多年了,口碑是眾所皆知的,旁頭的糧行也決計不會比我們糧行的價格更高了。”

杜衡也曉得,這般幾個大糧行雖是競爭對手,但背後的東家定然也是有所來往,價格是後面的人定下的,不會有誰高很多,也不會有誰底很多。

倘若有也是別的私人或者小糧鋪,這般擾亂市場被大東家曉得是要派人去處理的,便似是先前他們賣烤串一樣。

杜衡便透了個數字:“玉米十五石,稻子十石。”

夥計聞言眉毛挑起,立馬把兩人請進了裏頭的客室去,一改外頭的接待態度,還給倒了茶水又喊坐:“二位稍等,我叫我們管事的來。”

秦小滿低頭看了一眼杯子裏的茶水,糧行有錢,連這般待客用的茶葉都比他們村裏自己喝的好的多。

茶杯捧起來還沒進嘴,一個中年男人便步履匆匆的走了進來,也是實在忙碌,男子當即便道:“聽夥計說二位要賣的糧食不少,對收糧的價格不太滿意,若是玉米和水稻各加二十五文如何?”

也便是八百二十五和一千零二十五的價格,杜衡微微笑著:“不妨湊個整數,各五十如何?糧食都是今年秋收才進倉的,細細料理過,絕無混雜秕谷。”

管事的微默了片刻,又問:“是糧行裏派人過去,還是自行送到糧行來?”

“那便要看管事的價格了。”

男子忙,也就沒有跟杜衡打太極:“若是糧食質好,可以按照小兄弟的價格來。不過要我們糧行的人自行前去運糧食的話要扣一百文做運費。”

杜衡草算了一下,牛的承載力在一千到一千五百公斤,他們賣二十五石糧食已經有三千斤了,如此得跑兩三趟運送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