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第2/4頁)

“小兩口年輕,不曉得理家,這些日子我從秦家過,日日都能聞到肉香味,吃的更過年一樣。”

“說來這滿哥兒還真有點福氣。”

諸人議論紛紛,一會兒在說杜衡讀書的事情,一會兒又提小滿有了孩子,地裏倒是熱鬧了好一陣子。

到了集縣的日子,兩人照舊又趕著牛車上城去出攤兒,因走的早,倒是沒如何驚動村裏的人。

先前出了一回攤子,隔日就沒有再去,客人的粘性沒做起來,回頭客不多,但是攤子支起來以後來買過吃食的一下子就認著了人。

兩口子還在支攤子就有人在等著了,要買鹵味去酒館裏下酒吃,自己還帶了食盒,要杜衡多給添點鹵水保溫,

生意還是跟頭一次來一樣,上午的時候好些,中午些到飯點生意就蕭條了。

杜衡今兒帶出來的是書,他在矮桌前翻著,街市上忽然一陣躁動,周遭都歇息著的小販連忙吆喝了起來。

三三兩兩結伴的書生從前街上走過來,杜衡才發現老南街前頭有書院,上回過來遇到書院休沐,也便沒有賺到這一波客人的錢。

眼見著別的小販都忙活起來了,杜衡也趕緊放下書就招攬起客人來。

“誒,這處攤食先前從未見過,是新開的?”

“都有些什麽吃食?”

各色招攬聲下,有書生注意到杜衡的小推車,尋著香味前來。

一行三人的書生一道上前,一個提著書箱,一個手裏握著個錦布暖爐,還有一個微在兩人的後頭些,空著雙手個子比兩人都矮點。

杜衡看了一眼青色的衣裘,便知這幾人是白榕書院的,他揭開鹵鍋的蓋子正要介紹,其間個子矮些的書生立馬半掩住了嘴:“是鹵菜的味道,這等豬下水所做之物實乃寒磣,咱們還是換一家吧。”

捏著暖爐的書生道:“我聞著味道挺好,再者這是熱的,這天吃一口也暖身。”

“暖身不妨去吃羊肉湯,我曉得一家食肆的羊肉湯味道極好。”矮個子的書生偏頭看向同行兩人,提議道:“穆兄,成兄,今兒我請客如何?”

握著暖爐的書生沒拒絕也沒答應,反觀於提著書箱的書生:“穆兄意下如何?”

那書生卻擺了擺手:“你們倆去吧,我簡單吃點還得回書院,樊夫子讓我待會兒去尋他。”

“既是如此,那我們便去了。”

穆惕應了一聲,自己便拎著書箱走到了後頭的矮桌上坐下。

那提議說吃羊肉的書生見穆惕不願前去,微微露出了些失望之色,旋即又十分殷切的引著拿暖爐的書生走了。

“簡單上點吧。”已經坐下的書生朝杜衡說了一聲又扭頭:“大叔,要碗面。”

杜衡連忙備好一疊子的鹵味,添了湯端過去,見著等吃食的書生正在翻看他遺落在桌上的書:“不好意思,這是剛放在這兒的書忘記收了,我這便收了免得擋住先生。”

“這是你的書?可是再準備明年春的童考?”

杜衡放下吃食,應了一聲:“正是,郎君好眼力。”

穆惕有些驚訝,隨即儒和一笑,把書輕輕合上遞給杜衡:“我見這本書是童試必考的詩詞,想來是如此。”

童考只是考察學生是否具有基本的知識學習能力,考的東西也很淺薄,若是過了童考的讀書人是不會再看最基礎的詩詞,多數會攻於文章論斷。

見著杜衡大方應承了自己是讀書人,穆惕微微動容。

當今大多讀書人自詡清高,這不肯幹那不肯幹也就罷了,連吃食都分個三六九等嫌寒磣;家境貧寒者多以此為恥,秋收書院特地休沐竟也不回鄉幫助家中料理農事,只怕同窗知曉而丟了顏面。

像是杜衡這般自己支著小攤營生,還一邊讀書的,實在是少之又少。

穆惕很欣賞身在泥沼卻還勤奮刻苦之人,見杜衡面容俊秀,年紀頗輕,忍不住與之多攀談兩句。

不過這朝書院裏下學,人家兩口子忙著招呼生意,他還是沒有多事耽擱人家。

白榕書院的學生多是家境不錯之人,其實也少有在這些小攤上吃東西,不過也總有人吃慣了大魚大肉想換換口味,偶爾吃點。

小攤販曉得從書院出來的學生非富即貴,再退一步說以後說不準兒就是達官貴人,便是招攬也少有生意依然十分殷勤。

穆惕一邊吃面一邊看著年輕的小兩口大方熱情的招著面色冷淡路過的書生,一直待著街上書生下學的熱潮褪卻後實在沒有什麽人可以招攬了才罷手。

只見那讀書人先是在單獨的小爐子上燒了熱水,把暖手爐子裏的冷水換出,自己在手心搓了搓,見著四下無人注意便又給他的小夫郎捂了捂手背,也不曉得兩人低語說笑了兩句什麽,總之面上很是喜悅。

又有了客人前來,這才打斷了小兩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