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第2/4頁)

“你又出去了?”

“沒跑多遠,總得走走不能一味的待家裏吧。”說著,秦小滿又想起一事:“二哥許是要成親了。”

杜衡聞言眉心一動:“選定人家了啊?”

秦小滿托著下巴道:“是二哥有可心的人了,不過二嬸不答應,家裏正鬧著呢。”

“又鬧?”杜衡不由得問道:“誰啊?”

“你也認識的。就是崔大夫家的秋月。”

杜衡倒是沒多吃驚,都是年輕男女,又在一個村子裏偶時能夠碰到,一來二去暗生情愫是常理。

“二嬸怎的就不肯了,那崔家是醫藥人家,濟世救人的,怎麽說來也是不錯的人家。且那崔姑娘又好生生的沒病沒災,生的也.......”

看著秦小滿挑高的眉:“也還有點崔大夫耳濡目染的小醫術。”

秦小滿也就不說崔秋月先前給他把脈鬧的烏龍了,這事兒也怨不得人家,說來怎麽也是對他有些恩情的人,若是能嫁給他二哥也不錯。

最要緊的是兩人看合了眼。

“你不曉得崔家的情況,崔大夫雖然是咱們村的大夫,著實也給大部分的鄉親都看診過,按理來說該是好人家,不過私底下大夥兒都罵他黑心腸呢。”

秦小滿道:“他醫術不錯,能藥到病除。不過收鄉親們的醫藥費收的極高,不同人前去價格也不相同。”

杜衡倒是記得他去看腿的時候要了他一千多文,小滿有了寶兒在縣城裏的醫館開了不少好的補藥也才堪堪那麽些錢,如此算來崔大夫收的診費屬實不低。

“崔大夫見人下菜碟,家裏條件好些的看診費用也高些,條件差些的就低。其實這些也就罷了,二嬸是瞧不上崔家的家境,只怕二哥娶了秋月要不停的補貼她娘家。”

崔大夫靠著手段按道理是能掙不少錢的,但是家裏卻有個久病纏綿的崔娘子,常年累月的要靠補藥吊著身子,累活兒重活兒一應都做不了不說,還拖累著家裏。

家裏的錢都用在崔娘子身上,一載復一載,崔家底子怎麽能不虛。

杜衡聽完,道:“那想必崔大夫那般行醫手段也是為著自己娘子,旁人也是不好評判他是對是錯了。”

秦小滿搖搖頭:“可為了自己娘子壞了名聲又糟踐了子女。秋月孝順理家,她什麽都沒做錯。”

杜衡道:“那二哥怎麽想的?”

“吃了秤砣鐵了心一樣,一定要秋月。二叔倒是沒有那麽多的成見,但是家裏鬧的厲害了也擱那兒罵咧,說家裏子侄一輩沒個省心的。”秦小滿縮了下脖子:“我就摘了香椿跟著大嫂說過去坐一屁股,冒頭就被連帶著一塊兒罵了,趕緊溜了回來。”

杜衡不免覺得好笑,二叔也真是為著一家子操碎了心,想著那暴躁脾氣,心裏不曉得有多火。

“總之這陣子可有的是熱鬧看了,你去了書院我也不閑著。”

“你少去湊熱鬧吧,當心二叔揍你。”

“他可空不出手來揍我,二哥還不夠他揍啊。”

杜衡摸了摸秦小滿的肚子,希望自家崽兒以後能稍稍省心一些。

在家裏休養了幾天,秦小滿跟杜衡一起自制了個書箱,因著中午不回家吃飯,又還做了點醬菜,家裏存的黃豆泡了做些水豆豉,都是下飯的好東西。

三日後,杜衡便要前去書院正式上學了。

就學的前一日,秦小滿給杜衡收拾大書箱子。

書院裏發放的幾本書,幾本的筆墨紙硯。

除卻這些還有明日的午飯,添裝了一大碗米飯壓緊,一個煎蛋,還有一小罐子的醬菜。

“飯我先放在桌上,挨著書箱放,明兒一早你拎書箱的時候一定記得把飯裝進去。提早的放進書箱裏怕悶壞了。”

“好。”杜衡正在一頭的油燈下翻書,道:“再給我裝一疊子腌菜吧。去年冬天不是曬了蘿蔔泡進了壇子嘛。”

“這都好幾個月了,泡的溜酸沁牙,你真要?”

“曬過的蘿蔔皮不會那麽酸,你就少夾兩塊兒。”

秦小滿沒說話,又去了一趟灶房,開了腌菜壇子一樣夾了一點。

他裝整好放在飯盒旁頭,嘀咕道:“都是童生老爺了,卻還只能吃腌菜下飯。”

杜衡聞言放下了手裏的書,偏頭看向秦小滿:“腌菜可不是寒磣物,這做起來少不得下鹽,又是白米飯又是鹽腌菜的,可不差勁噢。”

秦小滿癟癟嘴,書院的學費給兩人敲了警鈴,平素自是能省則省。

誰又曉得是三年能考出點功名,還是五年才能考出點功名,總之是得做長久打算。

若是為了省麻煩,倒是可以在書院吃,也能在外頭吃,但杜衡算了算,一日怎也得揣個二十來文才行。

來回四文的牛車錢以防萬一要預備上,外頭吃碗面條七八文錢,要是吃點米飯小菜的起碼十五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