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第4/4頁)

杜衡恭敬拜別幾位主考,恭恭敬敬的退了出去。

出了門以後,饒是面上鎮定自若的杜衡也長長吐了口氣,問的問題其實也算中規中矩,算不得刁鉆,只是陣仗不小。

倘若是地方上未有見過什麽世面的舉子進去再次環境下受到考問,心理許是承受不住說話都結巴,思路自也難得清晰順暢。

其實這等面考也不失為一種選舉人才的方法,讀書人多是埋頭讀書,功夫用在寫文章上,大考之時也在號房之中一人安靜作答,獨有殿試才有可能受問一二。

光是只會默聲寫文章口頭表達不通也是不行的。

“杜舉子,應考如何?”

杜衡正在想著此次面考不知結果可近人意,便聽到方才他頭一個進去面考之時在後頭長吐氣說幸好不是他,合該年輕人先上陣的一個年長舉子。

他微微一笑:“心頭局促發緊的很。此次主考實在厲害,京城派下來的人。”

見著年長的舉子面色發白,他心中便滿意了,拱了拱手告辭而去,由著他繼續去發抖緊張。

面考的結果出的會很快,三日後府衙門口便會出榜布告。

屆時入闈之人就可以到府衙裏再行抽簽,抽到是貧瘠還是富庶的任地,那都全憑運氣了。

杜衡翹首以待,他考的早不知後續考試情況,晚間,他到客棧樓下吃夜飯,同住一個客棧的舉子坐了一桌正在談論今日的面考。

看見杜衡下來,連忙招手讓他一道來坐坐。

聽聞後頭進場面考的舉子,知曉主考是親王和翰林,當即就有嚇得渾身發汗考問都答不清楚而被請出來的。

也有人身有傷疤體貌不過而失去大選機會的。

面考到後頭,主考也已疲乏,侃侃而談長篇大論者也有被請出者。

今日面考了一半人數,明日還將面考剩下的一半。

而今日順利考完通場的就只有五十余人,此次空懸官職不足十個,只怕是十取一。

諸人都感慨,看此情形只怕是入仕會越來越難,不管是這朝能不能錄用下,幸而也是來了。

否則錯過了此次機遇,只怕此生都無緣於仕途。

杜衡同幾人吃了點茶酒,待著入夜了才回客棧裏去。

三日光景無所事事也不大好混,舉子心中的煎熬著,像是過了三年光景這才終於等到出榜。

一大早一眾舉子便親自擠在了布告欄下,也不顧什麽鄉紳讀書人的體面了。

杜衡兩回都沒能擠進去,還是易炎如同一塊鐵木一般走到了榜下,旁人是想把他推開也只有把自己攘倒的份兒。

“老爺。”

杜衡仰頭看見了在布告欄下的易炎高高擡舉起了胳膊,他心中登時有了數。

舉手即中,搖頭落榜。

他竟真考過了,不久就能去任地做官了!

杜衡第一反應竟然是心裏有點亂,他沒有完全的把握能選上,自也沒有全數考慮過如何遷家等事宜。

他往府衙裏頭走,只盼著能抽中個稍微近些的縣城,如此也不必過於繁雜勞累。

最後留下的只有八名舉人,靜靜等待次日抓鬮抽官。

翌日幾位中選者一並按時進了府衙,大夥兒緊張等待著,好一會兒了才見著抓鬮盤端出來。

知府道:“而下府下懸出的官位有知縣一,縣丞一,教諭二,訓導二,府經歷一,知事一。共計職務八,最高者為正七品知縣,其余皆為七品以下官職,任地以及職務是何就自看諸人。”

聞言,舉子面無波瀾,實則心思都落在了正七品知縣一職上,需知這可不是多得的機會。

倒是杜衡願望樸實些,他微微咬牙,只盼著可別又手氣爆棚徑直撚住那獨一份最小的正九品知事了。

他暗搓搓捋了捋袖子,正預備大展身手之時,知府道:

“杜衡,你便不必抓鬮了。此次面考王爺和翰林對你印象不錯,面考成績為首,王爺將知縣一職授予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