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第3/5頁)

現在棘手的就是這些被抓的匪徒該怎麽處置,按照朝廷律令,投身為匪攪亂百姓安定視情節重則斬首,輕則發配邊疆。

但杜衡查看了審問結果,這團匪徒成形還是因為昔年那場大旱災,村野幾乎顆粒無收,農戶實在過不下去,一部分選擇背井離鄉乞討於他縣,而有一部分則做上了匪徒這一行當。

後又積年窮困,縣府腐敗,不斷有老百姓不堪剝削重負加入了山匪行當,以至於原本只有十幾個人的山匪壯大至今。

甚至有的山匪還娶妻生子,延綿要傳承起來。

匪盜橫生,也是因世道不太平。

按照朝廷的律令,這些人大半得判處死刑,剩下的多發配於邊疆。

律令是死的,人到底是活的,究竟是重還是從輕,抉擇到底還是掌握在地方官員手上。

“這批匪徒都快要趕上縣下丁級村落的一半人口了,倘若從重處罰,縣裏人口只怕是更少了。”

刑房典史道:“大人所言極是,只是總歸是作亂之輩,倘若不做個像樣的處置來,於上於下都不好交代啊。”

杜衡應了一聲。

“山匪頭目依律行事,也算是以儆效尤。另情節重者貶為奴身,其余男子一應充做縣役使用,正好縣裏修築水利缺乏人手,五年若是表現勤懇改過自新就放回原籍。至於那些婦孺孩子就放到縣公莊上做事。”

刑房典史見處罰有輕有重,於上下都有了應對,還能上縣裏多些做事的勞力,自私來說比之將這些人發配邊疆去守著他地要好些,到底是秋陽縣水土養出來的人丁。

“小人這便前去與各房商談將事情辦下去。”

於是乎,水利修築上又多了一批免費勞力供用,倒是更為加快了些建設進度。

杜衡給工房新增了可用勞力,典史順機卻拿著幾份材料前來尋他。

“怎的,不滿使用這批人?”

工房典史笑道:“大人派人前來助力水利修築,小人如何會不滿免費的勞力,這些人體力健強,幹起活兒來快。”

“那是何事?”

典史道:“現今手頭上勞力夠多,民飲河的查補和水渠路線測量都快要收尾了,縣裏歸府衙多有的木料石料不夠水利的建築所用,戶房前兩日做了核算,只怕是還得要再另買建造的材料。”

杜衡倒是在規劃要做水利的時候就想到了這一層,縣賬上不僅可直接支用的銀兩少,連一應的囤積物資都不多,先時的那班子官吏,恨不得把縣衙都拿去賣了換成銀錢進自己的腰包去,也是為尊上者沒有帶好頭。

“那可有備選的材料購買處?”

“若是花錢買,且是縣府出資那可買的地方倒是多。”

典史給杜衡翻開帶來的冊子:“縣裏的鄉紳地主員外不少都有石場,私山。像是魏家、黃家、原家.......這上頭都已經羅列出來了。”

杜衡翻看著各家眼花繚亂的山林田地產業介紹,悠悠道:“他們倒是產業不少,手頭很是闊綽。”

典史尷尬一笑,誰叫人家紮根這秋陽縣多年呢。

這地方小縣越是積年累月的窮,那土地兼並便越是嚴重,當地的鄉紳士族便更為豪強。

杜衡瞧著舉選上來的人家除卻有產業介紹,還有詳細的家族成員功名等拿的出手的記載,他打算好好的看看。

“你先下去忙吧,本官斟酌一番,屆時給你答復。”

下午,杜衡處理完一樁案子,把放在一頭的縣鄉紳資料給帶回了內宅裏頭,預備晚點再加加班。

冬日再是暖和天暗的也比往時要早,吃了晚飯後,杜衡在書房裏檢閱了承意小朋友一天的功課,又教毛毛躁躁的澹策小朋友寫了兩個字。

“為什麽哥哥的名字筆畫少好寫,澹策的名字筆畫那麽多,那麽難寫!”

杜衡看著捏著筆的澹策,撅著能掛個茶壺的嘴巴,刮了一下他的鼻尖:“好好寫,話真多。”

承意站在杜衡的身側,這兩年讀書了個子也長得快些,而今站著已經能到坐著的杜衡耳朵上頭一點了。

他乖乖的給杜衡還有澹策研著墨,最是枯燥的事卻做的很有耐心。

秦小滿端著一盞驅寒的淡姜湯進來時,就見著杜衡一左一右兩邊各自一個娃,三人眉眼上都能或多或少的看出些相同來。

他覺得很有意思,把姜湯放在了一頭的桌上,問道:“寫好了沒?”

“再難的字澹策都能寫好的。”

秦小滿湊上前去,看著白紙上落著秦澹策三個字,雖因孩子小筆力不穩,但卻也端正。

三個字寫好,原本叫著難的小崽子卻又不停筆,在旁頭記著添了幾筆,寫下了承意二字。

秦小滿見狀展開眉宇看著杜衡:“澹策倒是記性不錯,竟然教了幾遍就會了。”

杜衡也微有意外,他只握著澹策的手教他寫了自己的名字,小崽子不樂意寫字,哥哥就把自己的名字寫在了一邊,倒是讓他看就給看會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