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第2/4頁)

見著江豈走了,杜衡拉著秦小滿坐下:“魏家這秉性是肯定要打壓的,否則老百姓只有被剝削的命。”

“可這魏家狡猾,明面上又未曾有大錯,雇農的事情也能鉆朝廷律令的空子,你若是整頓他,只怕是他會領著人抗衡,屆時許多事情都不好辦下去。”

杜衡道:“強龍壓不過地頭蛇,我哪裏會直面前去鏟除,這般勢力盤桓的人戶,也只能做制衡。”

縣府這頭做了調查,權衡利弊,外頭的人戶也早已經在熱議。

“先時縣太爺正任,縣庫上一筆爛賬,若非是魏舉爺出資大筆獻費,縣太爺哪裏來今日的安生。當日縣裏做了表彰,對魏舉爺大做褒獎,想必此次不必多言甚麽,縣太爺心裏自也有一杆秤。”

魏鴻明宴了一桌子貼心常往之客,席間聽著諸人一通馬屁拍的溜響。

自從正任公收獻禮以後,縣裏的鄉紳商戶每每想去宴求縣太爺賞臉,每回都被縣太爺以公務為由給推了回來,大夥兒也便估摸出了縣太爺的意思。

這是不願意與鄉紳商戶以公務之外的事做結交,免得沾了濁氣。

先時蔣作無被端,他心中便有些不安,只怕杜衡曉得了些什麽,不過好在那蔣作無雖是無用被除去,好在昔年收了魏家許多供奉不曾與杜衡袒露什麽。

他以此過了一劫,不想二弟個蠢材,竟罵上了縣衙還被扣了去縣學受教,好在是未被擼去功名。

既見了這縣太爺的陣仗,魏家也不敢太過囂張,這大半年來都盡可能的斂著些做事,不落下甚麽犯事的把柄進這縣太爺手裏。

他老實龜縮了這許多時日,而下便是一見魏家在縣太爺心中的位置了。

席間聽著常往的寬心話,魏鴻明也心中頗為受用,只待著縣府裏宣告,他不信還有人家敢同他魏家爭些甚麽。

不日,縣衙裏就出了告令。

然則收到告令的卻是並不報任何期望的黃家。

收到工房的消息聲稱縣衙要采買家裏的石料木料,黃聞廣頗為吃驚,若非是工房的人親自前來傳的消息,他還以為是誤傳了。

畢竟他並未有同縣太爺有過甚麽交涉,實在是意外縣府作何會選上黃家。

早前聽說縣衙興修水利,少不得要采買些建料,待得到工房確切的消息時,縣裏有條件的人家都遞交了申料。

黃聞廣料想這好差事兒多半是要落到魏家去,便是如此,家中既是符合條件,左右遞交個申料也不費事,竟是不想還被縣太爺選中了。

得知此事他甚是歡喜,連忙前去縣衙過辦手續。

同戶房一應的商談價格,定金預付等,縣衙急著水利之事,事情自也辦的快。

“辛勞典史忙碌了,屆時草民定然派人竭力配合工房辦事,早日把縣裏的水利興修完畢,也好讓鄉裏的農戶農桑減卻些麻煩。”

“黃老爺為縣衙老百姓著想,是本縣民生之幸。”

戶房典史整理好手續,將其遞交給黃聞廣:“好了,黃老爺不妨前去拜見一面知縣大人吧。”

黃聞廣接過手續,覺得事情順利的有些不真切,正當是心中不安定時,聽到典史這話當即眉毛一挑。

前往二堂前去見人的路上,黃聞廣心中都有些惴惴的。

進堂黃聞廣便見著了端坐於書案前的年輕面孔,他倒不是頭一次見到杜衡,先時杜衡正任的時候遊街縣裏的老百姓都當街瞻仰過。

後頭也就沒怎麽近接觸,縣中的大戶都有些忌憚這年輕的縣太爺。

當初杜衡上任之時,縣中的大戶覺得此人年輕又一副好皮相,諸人並未如何放在眼裏。

又見其方才正任,縣中大戶獻上的財物照單全收,料想也是個容易拿捏的。

不想一轉頭縣府裏便出了紅榜,表彰了一系獻禮之戶,大贊這些人家為縣庫做充盈,連知府前來也做了口頭表揚。

一眾獻禮的大戶自知吃了啞巴虧,但也不敢多說什麽,心中對新來的知縣微有不愉,沒想到未過多少時間竟就又送走了蔣作無,先前縣裏和蔣作無多有來往的好些人戶都受了震懾,對這年輕知縣倒是生出了些敬畏。

黃聞廣歷來是不喜溜須拍馬的,獻禮之時他也只意思了一二以表誠意,並未大做獻禮。

倒是杜衡借助囤兵剿匪一事讓他心中頗為敬佩,轉這又興修起水利來,讓秋陽縣裏能看到了些生機。

“草民黃聞廣見過知縣大人。”

杜衡聞聲,放下手頭的筆:“起來,無需多禮,可去戶房經辦好了手續?”

“回稟大人的話,已經辦好了。”

杜衡道:“本官意在春夏澆灌之時老百姓就能用上水車,此番你們林場和石場可要積極配合。”

“大人為民著想,草民定當是全力配合的。”

杜衡滿意的點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