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第3/4頁)

昔年秋陽縣窮,縣衙裏從老百姓那兒撈不到什麽錢,只好大肆剝扣外來行商者。

秋陽縣關稅足足高出他地兩三成,走商耗費極高的關稅進來發現縣民又窮買不起什麽東西,又得頂著被秋陽縣山匪搶貨的風險,生意不好做,誰還願意進來經商,每每經行只有虧本的份兒。

久而久之,雖秋陽縣北接府城,東往徽州,南臨蘇杭,也算是個經行的要塞,但卻無商敢來。

人窮縣亂,任何商戶提上一嘴秋陽縣都要搖頭,口碑在商賈中極差,便是繞遠路過也不會願意選擇從秋陽縣過。

就這般態勢,秋陽縣晝夜不熱鬧,花樣少,商業一塊兒的賦稅少也是常情。

其實杜衡先前整治蔣作無的時候便簡單的了解到了這些問題,只是當時事情多的棘手,他也沒法子立馬就重理行商的事情。

不過蔣作無下台以後,他立即便把關稅恢復了正常,但秋陽縣早已經“聲名遠播”,而今這般消息閉塞並不靈通的時代,即便是恢復了關稅,外頭的商戶秉持著對秋陽縣已有的名聲,一時半會兒哪裏會再來。

杜衡也是頭疼,這都一年了還這模樣,若不靠人力去改變,只順其自然是別指望關稅能起來了。

他也勸慰自己,秋陽縣的名聲不是一來就壞的,是日積月累慢慢壞下去的,那想要改變其名聲,也不能靠一日之功。

即便現在他大肆的宣揚秋陽縣的關稅下降了,商戶得到了消息人家也未必肯前來,關稅是低了,可老百姓還是窮啊。

窮首要想到的就是吃飽飯,飯吃飽了才會有心思去想吃的更好,穿的更花哨,有了需求,商戶前來才有錢可賺,才能把生意做起來。

最後關稅才能漲起來。

杜衡盤算一通,還得下苦功夫啊。

.......

秋高氣爽,杜衡把今年需得上繳的產收以及賦稅擬好文書,過了簽字手續送上去後,今年縣裏的一樁大的公事也算完工了。

縣裏的大戶人家忙著辦詩會雅集,秦小滿也多番受邀。

杜衡倒是也支持縣裏這些集會,他雖不喜歡去參加,但這般集會多,說明老百姓的日子再往好的方向發展,大家能在好時節裏坐下來吃茶閑侃,便是日子平順。

“你真不跟我一起去,說有一大片的秋菊,盤子那麽一大朵,好瞧的很。”

杜衡坐在軟塌洗了一把臉,看著秦小滿今兒穿了件青蓮色的交領繡錦,襯得頭發挽起來的臉氣色很好。

秦小滿長得其實並不多出眾,五官不算精致但端正,組合起來是一張挺耐看的臉。

再者他有一雙單眼皮的眼睛,清澈靈動,是讓人越看越會覺得喜歡的長相。

許是他看了太久,正在收拾東西的秦小滿頓住了手:“怎了?我今天這衣服不好看?”

“怎麽會不好看,這料子是府城那邊的掌櫃送來的吧,說是京城時新的。做了衣服你今天穿著去賞菊正是合適。”

紫色的衣料市面上不如藍色紅色的多,為此布匹也更為難得一些,做成衣裳走在街上也出眾不少。

杜衡站起身,從抽屜裏翻出了一只白玉簪子,輕輕給秦小滿上在束好的頭發上。

“這根玉簪是我的,待會兒便當是我陪著你前去賞菊了。”

話畢,杜衡在秦小滿的後腦勺落了個吻。

秦小滿摸了摸頭頂的玉簪,不由得笑了起來。

兩人在屋裏親近了好一會兒,外頭的下人過來催了兩趟早食這才出去,吃了飯後一起出門卻去了不同方向。

杜衡今日要去鄉裏轉轉,秋意深深,山野裏的白色小野菊開的常見,偶然都能見著幾個讀書人對菊吟誦。

“大人來了,知縣大人來了!”

杜衡方才從官道上下去,還沒進村子便有農戶眼尖兒的發現了馬車,放下活計跑到了村道上來等著他的馬車。

“大夥兒怎知是我來?”

杜衡下馬車,瞧見團在道上的一堆農戶,他笑呵呵的,農戶也都笑呵呵的。

“老早就聽見過路的說知縣大人今日下鄉秋巡了,看見馬車便曉得是大人到這頭了。”

農戶熱情的很,說完便端著水碗來:“天氣還有大咧,大人一路下來口渴吃點水吧。”

杜衡沒客氣,接過水碗喝了一口:“是秋菊茶啊?”

“這節氣裏山菊多,摘了些曬幹泡水喝。”

杜衡應了一聲:“倒是解渴。”

一路上杜衡走到哪兒,哪兒便是熱切的招呼問候聲。

杜衡晃然,像是回到了以前在落霞縣田灣村的日子,村前村後都是親戚熟人,撞見個人都能招呼攀談上幾句。

這般熱鬧的氛圍已經是許久不曾見了。

杜衡看巡的空當裏,和農戶招呼也順便了解些今年耕種的民情。

“今年灌溉可容易些?”

“松快的多了,往年就是家裏有耕牛的澆灌也比不得現在有水車的澆灌進程。咱家中五口人,往年料理這十余畝田地早出晚歸,而今夏天氣大的時候都能閑在家中納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