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第4/4頁)

即便是不能日日都有幾乎見著,燕沅卻每天都換著花樣的給承意捎些零嘴吃食來。

京城裏來信兒,說是秋陽縣酷暑,怕燕沅的身子受不了要接他回去,燕沅剛到秋陽縣時倒是巴不得立馬回京城去,現在縣裏熟悉了卻又舍不得走。

磨蹭到了八月裏,南平王巡兵結束返程回來才把他撈了回去。

小孩子們有些難舍難分,南平王看著跟自己出了城的小崽子沉默不語,甚至還有些要哭的痕跡,詫異間覺得接錯了兒子。

一別三兩個月,發現燕沅性子變了不少,昔時在京城王府裏那般霸道高傲,誰都入不得眼的模樣,而今竟然也會舍不得玩伴了,且還說著回京了要派人送些什麽好東西回來,想的安排的還很是周道。

南平王意外之喜,先時帶他出來的本心就是不想他在王府裏被驕縱壞了,想著看看外頭也磨些性子,雖是沒能把崽子帶去把各府地走一遍,但是性子卻是有所改觀,也算是殊途同歸達到了目的。

八月天裏,今年秋陽縣的荒原新地上,開花結實的胡麻與吐出白雲一般的棉花交織成片,形成了一道格外喜人的景色。

成熟早的胡麻與棉花已經可以陸續采摘了,農戶都格外小心的收這荒地上的頭一批莊稼。

沙地貧瘠,土壤並不肥厚,且又是頭一年種植,地裏的收成並不樂觀。

一畝新開的荒地,產量不過半石到一石之數,能到達一石之數的已經是頂破天的收成了。

唯獨是秦小滿親自開出來的兩畝地達到了此番產量,實則也是因為下了不少肥料才有的收獲。

但是即便收成不多,農戶們也歡呼雀躍的很,畢竟這可是新地,頭一年能有產出就不錯了,哪裏還指望著能和自家常年精細料理著的土地一樣。

九月裏,糧產按例送到了府衙,自是不必說今年糧食又增產了。

除卻原本的稻子玉米等傳統作物,還有與之往年不同的胡麻與棉花。

今年縣裏荒地新開了三百畝,其中有兩百畝地種了胡麻與棉花。

合計共產了一百二十石,其間胡麻八十石,棉花四十石。

縣府裏收取了胡麻三成二十四石,棉花十二石,雖是數量不多,可經濟作物的價格高,其實能抵不少糧產。

再者這還是第一年呢,往後定然會越來越好。

年夏的時候縣裏便應景的提前開了幾家新鋪子,有棉花鋪和胡麻鋪子,入秋收成之時,老百姓的胡麻棉花就能直接朝鋪子裏頭賣。

杜衡在秋收以前就在忙活這事兒,他自出資盤了幾間鋪子下來,選了一間開胡麻鋪。

早年間家裏種植過油菜,他對這些能榨油的作物還是有所了解。

胡麻榨出的油精貴,而今外頭價格賣的高,一斤麻油便要小一兩多的銀子。

一石胡麻可以榨油四十斤,也便是說榨油以後一石胡麻可以賺取四五十兩。

但這是毛收,實際上種植、榨油等諸多人工算下來,一石胡麻是決計賺不得這麽了不得的價格。

為此幾番算下來,從地裏收的未經榨油工序的胡麻鋪子的收購價格是二兩到三兩銀子間一石,其間確切的價格自然是要看胡麻的成色,品質來定的。

至於棉花,布行自是樂於收,價格也自有定論。

縣中商戶知縣府有意於扶持這樁生意,也都大膽的出資做這項並不多了解的生意,紛紛開了鋪子。

老百姓的胡麻棉花有地兒可賣,且價格又高,都歡天喜地自留好種,預備明年再種植。

杜衡要的就是這麽個效果。

只不過他也有難題,秋陽縣窮,這胡麻所產的料油能吃的得起的人說到底還是不多,寒瓜那般價廉的吃食縣裏自己還能銷的走,可精貴些的吃食可就不行了。

現在縣裏的大戶都望著縣衙想出路,若是到時候沒有出路做了虧本買賣,商戶定然是要關鋪子的。

屆時鋪子一關,老百姓的胡麻棉花賣不出去,自也就沒人會繼續種植了,一切都白折騰。

杜衡盤算了一番,這樣的好東西,還得是往外銷,賣到那些個繁華富庶之地去。

至於要如何流通出去,還得好好想辦法。

正當是杜衡一籌莫展時,來了一封格外意外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