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沈公子

人口增長離不開兩方面,資源和社會。

社會比較容易理解,就是穩定的社會環境、鼓勵生育的制度和政策、以及繁榮的經濟等。而資源則是一個更為復雜多樣的約束性條件,人類衣食住行,離不開食物、水源、能源等各種資源,如果資源不足,人口發展必然受限。

吳非手中沒錢,對糧食增產、科學農業、新能源技術等方面都是有心無力,但袁三胖有錢,這些被最終計劃系統判定為低級技術的技術資料在系統商店中的售賣價格十分親民,袁三胖買了許多項技術,吳非也能跟著沾光分享,從隊友那裏分享到技術資料後,一早就著手開始發展並推廣新的能源技術。

所以就現在而言,資源這項並不是他們的主要約束性條件。政策方面,由於世界局勢整體緊張,吳非所支持的政治勢力一直鼓吹“有爆發更嚴重的世界戰爭的可能,所以需要發展更多的人口”,而在本國內支持人口擴張性的政策。

吳非記得,在真實地球上,由於各方面因素的影響,二戰中死亡的人數是一戰的六七倍,由於復刻星球上的人數是依據影響因子進行調整過的,所以在復刻星球上,一戰的死亡人數為三千萬人。現在復刻星球的軍事科技水平更強於真實星球同期,吳非預測,如果不對這次戰事進行控制,那麽二戰中死亡人數可能會達到2億人之多。

在復刻星球上,關鍵性大事件是會按照真實地球的時間節點發生的,這一點不會改變。其中包括涉及範圍極廣的戰爭及自然災害等。

所以在1939年正式開始的這場世界性大戰必然難以完全避免。

但雖然如此,他們也可以想辦法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大戰的範圍、走勢和傷亡。

對於吳非他們來說,現在沒有迫切地獲取死亡點數的壓力,但在可以預見的未來裏,這項壓力必然存在,所以盡快把握機會發展起來,促進人口增長才是最重要的。

就目前而言,他想要發展,不想要戰爭。

而他也有充足的理由讓他手下的勢力去據理力爭地反對這場戰爭——比如對於一個在全球範圍內進行資本運作和控制的資本家,他的專家團隊都認為一個和平穩定、經貿自由往來的環境更有利於他們發展。

他可以在暗中支持並操控這一切,唯一需要隱瞞的就是他的死神。

對於死神而言,他樂見於一切破壞、毀滅、死亡性的事件,如果被他發現他的神仆背著他又在悄悄抑制戰事的擴大,那麽在其眼中,這無疑又是一次背叛。

因為這個原因,再把自己的“侄子”接回來後,吳非先把自己的私人武裝力量和部分明面上的產業交給了對方打理,卻並未讓他涉足自己在暗中布置的那些政治勢力。

如此安排了一番後,在時不時的時間加速之下,時間很快便來到了三年後。

1940年,初夏時節。

在去年秋天的時候,歐陸多國宣戰,如今正是戰事激烈之時。但在大陸另一頭的正國江左省吳公館內,卻依然是一派歌舞升平。

那些戰爭和緊張的政治局勢,不過是宴會賓客們口中的談資,是他們用來裝飾自己的高瞻遠矚、顯示自己的見識品味的一種手段。他們未必對當今的局勢有什麽自己獨到的見解,但好像只有和眾人在一起談那麽一兩句,才能顯示出他們的格局視野高於常人。

反正正國離戰場還很遠,目前中央政府也沒有參戰的打算,即使政府參戰,他們也不過是一群戰爭的投機者,真正的戰士死活和他們也沒有關系。

但無論是誰,在場的所有賓客在高談闊論之余,都不由得暗暗關注著一臉冷漠地站在宴會廳角落裏的一位年輕人。

年輕人穿著一件黑色的制服,那件制服象征著吳家的私人武裝,看起來身姿挺拔,氣勢不凡。樣貌雖然普通,但只這一身的氣質便令人心折。

三年的時間,可以令一個人改變到什麽地步?這個年輕人便現身說法告訴了他們答案。

三年前,這個年輕人還不過是一個處於社會最底層,沒受過任何教育,在街頭混跡為生的無業青年,不客氣的說就是一個地痞混混而已;可自從他被認回吳家,如今他已經是掌控著吳家私人武裝和許多重要產業的重量級人物,在外人人都要尊敬地稱一聲沈公子。不知是出於什麽原因,許多人猜測是為了懷念逝去的沈先生,即使被認回吳家之後,這位沈公子也沒有被要求改姓回吳,因而人們就繼續稱呼其為沈公子。

特別是近些年吳先生越發少地親自處理事情,很多事務都直接交給了自己這位侄子去打理,其身份也自然隨之水漲船高。

或者是真的為了吳非著想,也或者是見不得這位沈公子好,再或者不少人心裏打著別的主意。不少人都去吳非跟前提過,說是被交到沈公子的那些事務,比如吳家的私軍,比如那些產業,如今都只知道有沈,不知道有吳,已經完完全全地被沈公子所掌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