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疑點

吳非並沒有醉, 所以最後胡克問他的話他聽得清清楚楚。

他手裏還有胡克給他的名片,他也記得胡克自我介紹的時候說自己是一家傳媒公司的小老板,而根據他的經驗, 一般這種陳年舊案如果能被重新炒起來,背後一定少不了媒體的推波助瀾,那麽當年那件案子被重新翻出來,背後是不是就是胡克在操盤?如果這樣,幾乎就可以推測出對方的目的十有八九是這樁舊案。

既然如此,他又這麽關注自己和沈行, 那麽會不會是他那邊得到了什麽線索,認為這件事和他們兩人,特別是沈行有關?因為從自己和對方幾次接觸的情況來看,這個胡克明顯對沈行更加感興趣。

而對方這麽不辭辛苦大費周章地偽裝成玩家接近自己, 說明根據他得到的線索,沈行在這起案件中的分量應該不輕, 可能會是重要的證人或是非常有嫌疑的嫌疑人。

那麽沈行會是嫌疑人嗎?

吳非沉吟著,他自己的目標是查清楚沈行是否出軌的事情,那麽就必須解決他現在已經發現的這幾個疑點——為什麽沈行要帶他去看精神科;郵箱裏的那些話究竟是寫給誰的;沈行半夜消失,到底是去做什麽……至於是否還會發現其他疑點,現在還不確定。

但這幾件事都很難直接查明,因為目前沒有任何相關的頭緒和線索,所以他現在只能從其他可疑的地方入手,比如被胡克翻出來的那件案子,比如袁三胖之前在查的那件搶劫殺人案,以及和那個案件類似的家政遇害案。

和他想法類似的人也有, 就是胡克。確認吳非無害且沒有什麽威脅,看起來只是一個單純普通的一般人之後, 胡克又多次以討論遊戲為名義約吳非出來,但交談時還是旁敲側擊地打探關於魏某和李某的殺人案以及小報記者身亡案的事情。

“嗯……你是說你上次去醫院的時候,還看到過警察查案子?”

咖啡店裏,聽吳非講了上次在醫院看到袁三胖來查案的事後,胡克果然很感興趣地追問著。

吳非卻敷衍了過去,簡單說警察看了看監控就走了,轉而提起另一件事:“這件事不是最後結案了嗎,兇手是一個在逃犯……真是可惜,我想起來我家以前的家政,好像也是在回老家的路上遇到了一個潛逃的殺人犯,結果遇害了。”

胡克果然很感興趣,想追問更多內情,但吳非說自己也不清楚,對方也只能放棄再從他這裏打聽。

晚上沈行回來,吳非主動和他提起白天和胡克出去的事,狀似隨意地提起道:“我們聊起來之前那件搶劫殺人案,行哥你記得嗎?上次我和你一起去醫院,還正好碰見警察在查案。然後我還和他說了咱們家以前家政的事情,就是和男朋友回老家結果遇害的那件事……”

這是吳非對自己所處的形式分析後作出的行動——

他對目前關卡內的人物做了角色定位。他自己,弱小,因性格和人設原因行動半徑小,行動力差,但擁有兩個巨大優勢:一是可以非常親密地接近重要人物沈行,並接觸到沈行的私密物品;二是有沈行的庇護,安全不成問題,雖然目前還不知道沈行帶他去看精神科究竟是出於好意還是惡意,但基本可以確定沈行是不會讓他出事的。

沈行,強大,行動半徑大,行動力極強,可以調動很多資源來幫助自己達到目的,應該知道很多信息,但也有其劣勢:第一、受人設限制,信息無法和隊友共享,甚至還必須主動隱瞞隊友;第二、據吳非現在判斷,他自己應該就是沈行的弱點;第三、作為和他關系最親密的自己,卻受人設和目的限制,可能會不得不做出不利於他的事。

而他自己因為行動半徑小,人設自身缺乏調查能力,如果想達成目的,那麽就免不了要借助一些行動半徑大,調查能力強的角色來幫助自己調查事件,查明真相。他起初把袁三胖定位成了這個角色,但是三胖明顯沒有查明真相的動力,他也和三胖接不上頭,所以他現在不得不找到了另一個人——胡克。

吳非知道這個胡克的目標十有八九是沈行,而且大概率對沈行不利,所以他采取的做法是:透露一些他想調查的線索給胡克,引導對方去查,再把消息告訴給沈行,讓沈行能對對方有所提防。

沈行聽了他說的話之後卻像是完全沒有在意他說了什麽,而是反問道:“寶貝最近好像經常和那位胡先生出去?”

“嗯,”吳非笑了笑應道,“胡克是搞傳媒的,他知道很多新鮮事,還有很多事情的內幕,那些記者都不會寫出來或者報道出來的,很有意思。”

“是嗎?”沈行微笑著低頭接著洗碗,沒有繼續這個話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