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作弊遊戲

吳非做了一個解密遊戲, 取名為《愛牢中的人》。

遊戲中,玩家需要扮演一位獨立遊戲制作人,這位遊戲設計者和自己的丈夫共同生活, 社會關系極為簡單,除了丈夫外,竟然幾乎沒有任何其他保持聯系的社會關系。

在遊戲的開篇,玩家角色發現自己的丈夫有了許多奇怪的舉動,找出幾起時間間隔較為久遠,但又有聯系的兇案的真相。

案情就是照搬的現實中的幾起案件, 遊戲結局是開放性的,玩家們可以把自己找到的線索、證據和推理發布到網上一個遊戲公共社區內並進行討論。

他宣稱現在放出的部分是先行體驗版,結局和謎底將在完整版本中放出。

在這關中,他的目標是查清沈行是否出軌, 他只說自己查清了沈行沒有出軌肯定不算達成目標,他必須給出沈行異常行為的原因, 並且拿出證據。

而難點就在於如何拿到證據,這也是他之前最不自信的一點——如果是真正的行神,根本不可能留下任何證據的。

但沈行扮演的“沈行”卻未必。

而這個“沈行”,唯一的弱點和最不會提防的人,或許就是他的愛人。

甚至行神可能會故意留下一些符合人設的破綻給他。

然而即使如此,吳非還是不得不承認他只是一個普通人,縱然在這種情況下,他也抓不住行神的任何破綻或線索。

所以他利用自己在本關中“獨立遊戲制作者”的身份,給自己做了個弊。

進入關卡以來,吳非每天都有記錄自己每天的行為及所見所聞, 然後現在用簡單的表現,把這些內容按照時間順序都做進了這個遊戲裏。

遊戲在一個公共論壇上免費開放下載, 所有玩家都可以以他的視角經歷他所經歷的一切,可以自由標記任何一段對話、任何一個人的任何一個行為或任意一個物品為線索。

在遊戲末尾時,玩家可以選擇一些線索作為關鍵證據用於舉證,將一些線索標記為重要線索,將他們串聯起來進行分析。

但是因為是不完整的版本,遊戲沒有設置謎底。

過於“開放自由”的玩法也意味著這款遊戲的上手門檻其實不低,但也因為這種獨特而細節豐富的設置吸引來了不少硬核的推理玩家,甚至逐漸傳播擴散到了一些本來不怎麽玩遊戲的推理迷圈子內。

反正沈院長有錢,吳非毫不猶豫地給自己的新遊戲買了水軍推廣。

沈行問起來也不怕,問就是他也有一顆想紅的心。

但根據沈行的人設近些年的表現來看,他對自己的愛人無限寵溺,並不在意對方花錢,但對其做的那些獨立遊戲只在最初還有些興趣關注一下,後面就不再關注。

吳非不僅會在公共論壇上關注那些玩家發布的分析貼,而且他還在遊戲內內置了一個記錄腳本,用來統計各項語句、行為、物品等被標記為關鍵線索或證據的數據。

吳非還悄悄匿名特別單獨發了一份遊戲給李可可。

通過玩家們抽絲剝繭般的討論分析,吳非真的發現了一些之前沒有發現過的細節,以及一些他感覺到了疑竇,卻沒有串聯起來的線索。

著名遊戲論壇WTB上,關於這款獨立遊戲已經蓋起了一座討論的專樓:

【玩家評論01】胡某死亡的那個案子裏,丈夫明顯有嫌疑啊。首先很經典的一個手法,死亡時間並不一定等同於行兇時間。他在患者家裏究竟待了多長時間,行車路線是怎麽樣的,這些信息應該查清楚吧?

【玩家評論02】這個案子明顯是留有破綻和線索的,但是從主角視角並看不到,畢竟主角不是偵探或警探。後面不是有一個負責這個案子的王警官遇害了嗎?他應該是已經鎖定了最可疑的嫌疑人,甚至已經拿到了部分證據,正在偵查。所以這個兇手就是之前兇案的兇手了,我也感覺是丈夫。

【玩家評論03】不是早就有大神復盤過了,這幾個案子的兇手應該都是同一個人,都是丈夫。但丈夫這個人比較可怕的點就在於,他好像處處都是疑點、都是破綻,但偏偏從當前視角來看,找不到什麽關鍵性的證據。

【玩家評論04】對於這種“完美”犯罪者,一般的套路之一難道不是警方分析之前的受害者的共性,然後扮演成具有同樣特性的人,充當誘餌,把兇手引出來嗎?有沒有人分析一下這個丈夫為什麽會犯案?

……

吳非劃到這條評論後,在界面上停留了片刻。

“沈行”為什麽會行兇,或者說,沈行這個角色的最終目的是什麽?

之後的幾樁案子,無論是對胡克、對王警官,還是更早的那些沒有直接出手卻很有背後黑手嫌疑的對家中幫傭所犯下的罪行,都可以說是為了滅口,為了掃尾,為了讓他們不再查下去,為了掩蓋最初的那次行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