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我喜歡聽你說”

吳非一躍成為了同級中學業最為優秀的學生。

之前那些奚落他的學生看他的目光都變了, 走路都躲著他走。

原因很簡單,沈行可以解答他的幾乎一切問題,給他提供各種各樣的思路。

吳非觀察了一下, 其他同學的智助可沒有這樣的功能。

不過想一想也正常,畢竟沈行可是成功逃逸的、有自主意識的A級智能,而普通智腦助手只是B級智能,即使忽略是否有自我意識的差別,A級智能的智能水平原本就高於B級智能,也高於人類。

吳非目前的規劃沒有變, 還是希望能盡快賺夠錢租借一艘飛船,然後申請到前往地球的許可,這樣他就可以回地球上親眼看一看了。

他了解了五級文明的一些情況,發現這裏生產力水平較之地球已經提高了不知凡幾, “錢”被“社會信用點”多代替,普通人即使不怎麽工作, 每個月也能領到一定數額的社會信用點,也能寬裕、快樂地度過一生。

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的基礎工作已經完全由C級智能和少部分B級智能所承包,只有少部分工作能提供給人額外的信用點收入,這些工作或是科研類工作,目的為繼續促進第一、二產業發展或者繼續突破現有的科技瓶頸,或是第三產業的工作,目的在於讓人們生活得更充實幸福。

吳非研究了一下後,發現他可以重操舊業,繼續做遊戲。

因為由智能輔助,這裏做遊戲的門檻和成本都已經大大降低, 智能可以填補任何一個崗位的空缺。比如一個美術愛好者想用自己設計的美術作品做一個遊戲,而對玩法、劇情設計不敢興趣, 那麽他可以請遊戲設計智能來為他出這些部分的設計方案並進行落實。即使一個人除了腦洞什麽也沒有,也可以讓遊戲設計智能根據自己的腦洞來制作一個遊戲,智能還會自動為其補充內部的細節。

即使一個人連腦洞都沒有,只對遊戲設計智能說“給我設計一個遊戲”,智能也會做出一個遊戲給你。

不過由於擁有自我意識的智能被嚴格管控,所以這些由C級或B級智能設計出來的遊戲往往顯得過於“工業”,而缺少獨特的思想和感情。吳非觀察到由人所設計出來的優秀遊戲,還是更容易受到玩家的喜愛的。

明確目標之後,吳非就開始繼續大量體驗這個世界中的遊戲產品。

沈行自然和他一起。

吳非一邊玩一邊評論著:“我發現這裏的遊戲都不做付費,沒有營收壓力,真好。”

“付費?”

“就是內置一些收費項目,吸引玩家消費。”吳非道,“比如你做完一個遊戲,直接一錘子買賣賣給玩家,這叫買斷制,玩家體驗會比較好,但很難賣出去很多,還很容易被盜版,開發者不太賺錢。開發者不賺錢也沒錢做宣發,就更賣不出去,慢慢的做的人就比較少了。”

“那什麽樣的賺錢呢?”

“要有隨機性的才賺錢。比如裝備洗煉,一件裝備每次洗煉都要花錢,並有概率洗出稀有高級屬性,那麽為了這個高級屬性,玩家就要投入很多金錢。還比如抽卡,一個遊戲裏有不同等級的夥伴卡,要想抽到高級的夥伴就要不停地去卡池裏抽。而且抽到一次還不算完,要重復抽到多次,給同一個角色疊卡,這個角色才能變強。”

“現在的年輕人都喜歡抽卡,有不少遊戲,抽卡甚至是其中唯一一個有趣的玩法,玩家上線只為抽卡,抽到了就下線。又能賺錢,玩家又愛玩,又能賺熱度——玩家抽不到會在社交媒體罵,抽到了還會炫耀,抽卡過程還能直播。”

吳非說完之後才想到:“……這些你應該隨便一查就都知道了吧?為什麽還要我講?”

“我喜歡聽你說。”沈行道。

“我想了解你的想法。”

“對於我而言,這些龐大的信息就像又一個浩瀚的黑暗宇宙,我可以隨意查閱調取,但那沒有意義。你的想法就像是其中偶然亮起的星子,閃閃發光,吸引我去看,去關注,它有意義。”

對一次有“人”對吳非說這種話。

雖然是一個潛藏在他腦域裏的高級智能說的。

但那一刹那,吳非的心竟然不受控制地跳了一下,他第一次理解了為什麽那麽多男玩家女玩家都會喜歡上戀愛遊戲中的虛擬戀人。

一個數據構成的“人”,似乎會比真實的人更顯得真誠。

很快又到了休息日。

吳非照常回到了家,發現吳用還在家裏。

這說明這段時間他一直在休假。

吳非沒辦法再裝什麽都沒發現了。

“研究所發生什麽事了嗎?您這段時間好像一直都在休息。”吳非問道。

“嗯。”吳用有些不自然地整理了下袖口,“是關於一個技術的問題,我的意見被駁回了。不過問題不大,正好可以趁此機會休息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