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鏟雪

三雙條絨棉靴拿回去, 家裏一人一雙。

樂善那雙立馬換上了,踩著走兩步,感覺非常不錯, 對得起它的價錢。

時仲幫父親也穿上試了試, 大小正好。

他自己那一雙卻收起來, 打算過年時再穿。

樂善攔著說鞋買回來就是穿的,現在下大雪冷著呢,趕緊換上。

再說他不是想做新棉鞋嘛,現在先穿買的, 等他學會做出了新鞋,他們過年就穿他做的。

時仲這才穿上條絨棉靴,冰涼的腳底很快暖和起來, 像是踩著一個小火爐。

一家三口全換上了新鞋, 鄰居們看到不禁羨慕地打趣:“新出的條絨鞋哎, 聽說保暖性杠杠的, 花了不少錢吧?”

樂善翻了翻空空如也的口袋,“那可不, 買完鞋兜都空啦。”

某些看到他們家最近買這買那而生出借錢借票念頭的人紛紛歇了心思。

時仲看到後回屋拿個小盒子給樂善,說是過冬費,那些拉回家的過冬物資應該由他們平攤三分之二,而盒子裏的錢票券只多不少。

這話在理, 樂善沒有打腫臉充胖子不要, 只是她得先算算賬再說。

外面大雪飄飛, 屋裏燒著煤爐子暖融融的, 樂善找出記賬本和圓珠筆, 開始一筆一筆地計算這個月她都買了什麽花了多少, 最後再得出時仲需要攤負多少。

時仲見她如此較真, 非但不生氣,反而興致勃勃地蹭到床邊,頭對頭地和她一塊對賬算賬,偶爾樂善漏算的,他能清楚地做出補充。

算到最終得了一個總數,樂善便從小盒子中拿走三分之二的數目,剩下的退還給時仲。

時仲重新將其收起來,回頭看到樂善正在穿大衣,一副準備出門的架勢。

“外面天快黑了,又下著雪,姐現在出去做什麽?”

時仲邊說邊下意識給她灌了一個熱水壺揣上暖手。

樂善披上軍大衣,將熱水壺塞進懷裏,轉身又從掛衣架上取下一條毛絨頭巾裹住頭臉和脖子,收拾妥當後才道:“去領烈士遺屬補貼,很快就回來了。”

時仲看了眼外面的天色,提出一塊去。

樂善沒拒絕,讓他穿好軍大衣,找出大哥的舊皮帽給他戴上,而後看著他光禿禿的脖子和手,決定之後抽空織點圍巾和手套出來。

時仲與她心有靈犀,想到她買回來的東西裏有毛線團,便說道:“姐,那毛線你準備做什麽的,不如我給織了吧,像毛衣圍巾手套襪子啥的,冬天都得用。”

“就打算織那些的,只是你要學做鞋子啊,還有空學織毛線?”樂善掛上門走出去,哈口熱氣揣著手笑問。

時仲學她把手揣在左右袖筒裏,縮著白嫩嫩的脖子,讓皮帽和軍大衣的毛領子緊密接觸擋住寒風,條絨棉靴踩在雪地上發出咯吱咯吱響,嘴裏回說時間像海綿裏的水,多擠擠就有了,而且織毛線比做鞋子好上手。

樂善看出他有興趣,就說他願意可以拿去試試,買毛線的時候送了兩根織衣針,正好給他用。

兩個人說著話走過白雪覆蓋的街道,留下一串串深深淺淺的腳印。

再往前路過菜店,那裏還有人正在搶菜,不過比起前段時間已經少了很多,余下的大都是家裏人口多或者之前騰不出空來的。

人少了,菜能搶到的就多了,但是品質好的早被挑走,現在多是品質不太好比較湊合的,願意要的能當場拉回去一大車。

樂善兩個走過不遠就看到一個老漢拉著一大平板車的冬菜,車輪不小心陷在窩著雪的排水溝裏,單憑他自己怎麽使勁都拉不上來。

瞧著老漢頭上都急得冒煙,臉上凍得通紅,樂善抽出揣著的手,默默走上去幫他推車。

時仲腳下頓了頓,隨即跟上,和她一人推一邊,兩人合力,三兩下把車推回到正路上。

老漢歡喜地擦把汗,連聲向他們道謝。

做了好人好事,樂善心裏美,腳步雀躍地走上幾步,突然彎腰抓起一團雪捏巴捏巴,送給時仲。

時仲一愣,下意識接過來,看著手上四不像的小雪雕猜道:“這是兔子?”

樂善歡快的腳步一晃,“你再猜猜。”

時仲:“……”

所以這團雪到底捏的是個啥?

時仲撓撓額頭,還沒猜出來,身後突然被一個雪團砸中,隨之傳來的是孩童們命中目標後嘻哈的歡笑聲。

樂善轉過頭,看到一群調皮小子從眼前跑過,同時雪團像落雨般朝他們飛來。

“好家夥,讓你們看看我的厲害!”

樂善興致大起,跳起來甩了下軍大衣,成功將雪團擋下去大半,然後轉手露出接住的幾團雪,嗖嗖扔還給笑著跑開的小崽子們。

“哎呀!”“哎喲!”“打中啦!”

幾個被命中的孩子嘰裏哇啦地叫喚著,一邊蹦蹦跳跳地逃跑,一邊手舞足蹈地扒拉掉進脖子裏的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