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心疼他(第2/3頁)

她萬事俱備,便準備好東西去了一趟康家,從京郊往返回來,天色已經幾近昏暗。

她剛到家門口,想要下馬車,便見魯國公府的馬車正停在前頭。

魯國公夫人來了。

她這幾年雖然一直都有意避著沈淮安,但與魯國公府的來往卻是正常的。她忙趕進廳中,直覺她這麽晚過來,必定是有要事,哪想,進了廳裏,見到的卻是蔡褚之。

“三兄?”

她在魯國公府,與其他兩位兄長倒是不怎麽熟絡,唯有蔡褚之,勉強算是混成了一半親兄妹的樣子。

整個魯國公府,除了沈夫人,最關心她的人便是蔡褚之了。

“總算回來了。”蔡褚之正在廳裏吃她早上親手做的糕點,見她回來,邊放下手上的吃食,邊給她使了個眼色。

瑜珠遂即刻屏退左右。

“怎麽了?”待到眾人都退下,她才敢小心謹慎地開口,不知他葫蘆裏賣的是什麽藥。

蔡褚之亦正襟危坐道:“近來或許要出大事,我且問你,我表兄可有跟你提過借錢之事?”

怎麽他也在說借錢?

瑜珠搖頭:“不曾。”

想起上午周渡與他異曲同工之話,以及他未曾明說的緣由,瑜珠再次躡手躡腳地問:“是發生何事了嗎?”

“尚未發生。”蔡褚之道。

只是他的面色已經很能說明問題,尚未發生,卻擋不住將要發生。

三年前的他還只是家族的浪蕩子,不管天不管地,只管自己的快活日子;可如今的他已經靠家裏蔭封有了官職,即便只是個朝堂上動動嘴皮子的言官,但終究已經不是最初那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孩童心性了。

他與瑜珠道:“我也是偶然間得知消息,陛下病重了。”

“病重。”瑜珠眨了眨眼,“那與沈淮安借錢有何幹系?”

“陛下病重的這段日子,一直住在居正殿,不叫太子和皇後侍奉,而是只叫褚貴妃守在自己跟前。”蔡褚之嘆口氣,又接著道,“如今朝野上下不知是誰帶的頭,說陛下有意更改儲君,立褚貴妃的養子,七皇子為太子,廢皇後與沈家,所以……”

他看了眼瑜珠。

瑜珠當下會意:“沈淮安一直與太子來往密切,你們是害怕,他和太子會因此逼宮造反?”

話音落,瑜珠自己便平白嚇了一跳。

逼宮這種事,竟也是能從她的嘴裏說出來的?

可是蔡褚之點了點頭:“沒錯。而且相比起太子,我們全家所有人最擔心的,是沈淮安。我母親近期嚴加監視他的行動,不叫他沾一點兵權,就是以防他拿到人馬便會慫恿太子去逼宮,如今他的手上沒有足夠能用的人和兵器,便不會貿然行事。”

瑜珠大徹大悟:“所以你們是擔心他與我借了錢,去招兵買馬?”

“是。”蔡褚之毫不避諱,“瑜珠,這種緊要的關口,我們誰也不能行差踏錯,無論陛下是不是真的要換儲君,至少他不動,我們便不能動,否則,亂臣賊子和謀逆的罪名,便一個都洗不掉。”

“可若陛下真的要換儲君……”瑜珠欲言又止。

蔡家與沈家與皇後與太子,都是同屬於一個利益圈子的,更換儲君,那於他們家而言,豈不是莫大的威脅?

“陛下於沈家的防範之心,也不是一日兩日了。”蔡褚之唏噓道。

“早年間,他便常靠著寵愛貴妃來對我姨母表示不滿,但我父親母親包括舅父他們都以為那只是小打小鬧,畢竟他的皇位都是靠沈家才上去的,他不會如此忘恩負義。甚至這些年,我母親於軍隊中早多有退讓之意,向他示好,可他卻變本加厲,在貴妃明明無子的情況下,給她塞了一個七皇子。”

他又嘆一聲:“瑜珠,忠君說的好聽,可有時候,卻是一件極難之事。我碰不到家中的兵權,也不知曉父親母親的意思,很多事情也是自己揣摩出來的。我如今也只能前來告訴你,表兄若是找你借錢,千萬別給,否則,助他謀逆造反之第一人,便是你。”

而這種事,成功了倒還好,不成功,便是誅連九族,全家獲罪了。

瑜珠一動不動,被他盯了許久之後才曉得眨眨眼。

白日裏剛想的,不要過多參與到政事當中,不想夜裏蔡褚之便將這種事情一樁樁一件件剖析給她聽。

她突然間覺得自己處在深淵正中,周圍盡是嚴寒。

可這明明還是夏夜,身邊的燭火還照的她臉上發燙。

她鄭重地頷首:“你說的我都知道了,我不會給他的。”

蔡褚之這才放心:“多事之秋,記得護好自己,一個住這裏實在害怕,可以上國公府與我們一道,好歹人多熱鬧。”

近幾年蔡家大兄二兄都相繼娶了妻,尤其大兄和大嫂還有了孩子,如今的魯國公府,倒的確是熱鬧更甚以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