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疲憊

這一網一共收獲了十四條魚, 有大有小,鯽魚居多。

大家小心翼翼把魚從網上解下來, 好些魚一出水就慢慢凍僵, 大家摸著這種冰冰涼涼的東西,即便戴著防水的手套,指頭也冷得僵硬。

可內心卻是火熱的, 臉上的笑容怎麽也止不住。

第一網就有這麽多魚,顯然是個好兆頭,接下來十一天就起碼不用挨餓了吧?

彈幕:【哇!好多魚!】

【果然還是要用對工具, 昨天冰釣一下午, 今天下網兩小時,瞧瞧這成果對比。】

【他們還騰出了人手幹活, 把冰屋蓋了起來。】

【老婆和歲歲笑得好開心呀, 分到大魚啦!】

眾人將十二條魚按大小搭配的原則,簡單分成了四份, 另外兩條太大不好分的, 直接拿給節目組換成米面, 再分配給四個家庭。

許嘉年一家分到三條魚, 五斤面條。

他們把網重新下回河裏, 殺了魚帶回家準備做午飯。

節目組的工作人員剛好把他們兌換的主食拿過來, 將他們的電鋸帶去充電。

許嘉年其實也挺想試試正宗的東北大米,但他們的小鍋燒飯容易粘鍋,暫時又沒發現竹子或可以用來做蒸籠的材料, 而且煮飯可能比煮面更費時間、費柴火。

綜上, 他們還是決定吃面。

魚頭和魚尾用來煮面, 加點肉菜幹和最後剩下的一點大白菜芯子。

魚身還是用烤, 撒上許嘉年準備的調料粉, 滋味不是一般的好。

因為知道天黑得早,眾人沒有午休,吃過飯,在灶口烤暖了身子,烘幹了鞋襪和手套,再次來到雪地和河邊,按分工有條不紊地幹活。

村民似乎知道他們在蓋冰屋,趁著中午陽光微暖出來瞧熱鬧。村裏幾個小孩子遠遠看著歲歲他們,也學他們在旁邊玩雪。

還有村民也帶了魚網出來,準備捕點魚。

節目組在嘉賓取冰和下網的地方都圍了警戒線,提醒村民們看好各家小孩,還安排了人員在附近維持秩序以及值夜班,以免發生意外。

下午三個多小時,他們把冰屋又往上壘了兩圈。

屋裏的“U”字形雪磚床也壘好了。

其實,屋裏三面都壘床,只需要把過道的雪挖掉一層,壘到兩側的雪上,床的高度就足夠了。

僅僅靠過道裏那點雪不夠,女嘉賓和孩子們還從冰屋外面的雪地裏挖了一些雪磚進來,把預留的門洞附近清理了一下。

四點多天就黑了,再幹活不安全,大家只能收工。

彈幕:【冰屋進度20%!大家好厲害啊!】

【感覺這樣五六天就可以蓋完誒。】

【後面要蓋拱頂就沒那麽容易了,而且過兩天他們又得去撿柴火。】

【秦教授都拿魚和節目組換柴油了。】

【可是油價好貴,魚不值錢啊!】

【噗,突然覺得房車也沒那麽好了。】

回家的路上,藺賀說:“趁現在還沒砌門梁,我們明天先把屋裏的冰桌和灶台砌好。”

秦端:“對,等砌了門梁,進出就沒那麽方便了。”

冰屋的門一般開在與地面齊平的位置,深挖一條雪道作為出入口,通向屋內。一來是為避風保暖,二來則是不影響往上壘的拱形結構。

現在他們蓋的冰屋底座預留了門的位置,朝外的雪道也挖好了,再往上蓋就要把門梁封好,形成閉環的圓,才能對上方的墻體形成穩固的支撐力。

但這個矮小的門一旦砌成,想再往裏搬冰塊和石頭砌桌子和灶台,就會很麻煩。

許嘉年握了握用力過度微微顫抖的指尖,說:“那我們明天繼續取冰,先砌桌子,女士們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砌灶台的石頭和黏土?”

女嘉賓們點頭,“好。”

歲歲抓住了爸爸的手,有些擔心地看向他,“明天我們也去幫忙找石頭。”

方思煜:“對!”

許嘉年輕輕回握歲歲的手,笑著說:“好。”

回到磚瓦房,歲歲把許嘉年拉到炕沿,“爸爸坐。”

他打開保溫杯,倒了一杯水在杯蓋中,遞給許嘉年,“爸爸喝水。”

“謝謝。”許嘉年摘了帽子、圍巾和手套,接過杯蓋,手微微顫抖。

同樣解除“裝備”的藺賀見狀,眉頭微微一皺,握住他的一只手臂幫他按摩,“累?”

許嘉年先喝了水,重重呼出一口氣,“嗯。”

他今天搬了很多次冰,用電鋸的時候手震得發麻,怕自己不小心出事故,就把電鋸交給其他人,自己還是負責搬冰塊。

結果體力透支更嚴重了。

藺賀眉頭皺得更緊,用力幫他按摩著手臂,聲音變得有些冷,“明天你別去了。”

“那怎麽行?”許嘉年放下杯蓋,“大家都在幹活,累肯定都累。只是我不愛運動,體力更差,已經給大家拖後腿了,怎麽還能偷懶不去?”

藺賀擡眸看向他,眼裏混雜著心疼和不悅,還有自責,“那明天你和她們去撿石頭,她們人少,未必忙得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