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詠絮之才

在一般縣裏,縣試都是在縣衙舉辦,縣衙大堂拿出來作為縣試考場使用。

當然總是有不一般的非典型縣,比如江寧縣這樣的,參加縣試的人太多,動輒一二千人,縣衙大堂肯定不夠用。

所以這類非典型縣為了解決問題,就五花八門各顯神通。江寧縣有個地利之便,南直隸貢院就在縣境內,那裏頭有現成的幾千坑位。

今年馮知縣豪橫,使出大手筆,直接借了貢院地方舉辦縣試。當然也不是全用,只從貢院裏劃出一片區域作為縣試考場。

天色還不亮,馮知縣就坐在臨時搭建的考台上,威風凜凜的開始點名。被點到名字的,接受搜檢然後進場。

縣試關防比鄉試、會試松的多,搜檢入場速度也快得多。就是交卷制度也寬松得多,考生可以直接交到考台上。

秦德威也按照程序接受了搜檢,其實在此負責搜檢的都是縣衙差役,誰敢嚴查這秦小先生?

以至於秦德威懷疑,他就算在考籃裏明晃晃塞幾本書,這些差役也會視而不見。

很順利的過了搜檢,又假模假樣的在馮知縣考台這裏接受校驗,然後就拿著考號入場了。

天亮了後,考場開始封閉,又有衙役舉著題目牌子來回走動,確保每個考生都能看到題目。

按照大明縣試的規定,只考一場,出兩道四書題,下午才可以開始交卷,最終答卷時間天黑為止。

秦德威等了會兒,就看到衙役舉著題目牌子出現在自己面前,凝目仔細看去,只見上面兩道題目是“不修不可以”和“發財未有”。

如果是五百年後的高考作文題,答題學生們看到這種題目,心裏肯定要直接點草出題人十八代祖宗。

但是在大明中後期的縣試考場上,面對這種邪門絕活題目,大家都已經習慣了,秦德威除了習慣性吐槽幾句也沒在意。

這個科舉模式都一百好幾十年了,全天下不知有多少場考試和模擬考試,只從四書出題的話,不偏點怪點就沒題可出了。

這年月還有個特點,越是底層考試,越容易出現偏題、怪題,很多有惡趣味的考官把這個當成秀腦洞的機會。

反而到了鄉試、會試這樣的大典,題目反而相對完整和正經起來。

最典型的怪題方式就是截搭題,上下文兩句話,各自截取一段,然後搭接起來湊成一個看似莫名其妙的題目,叫做截搭題。

秦德威思考了一會兒兩個題目的出處。

不修不可以,應該是“此謂身不修,不可以齊其家”這兩句,上下各取一半,湊起來的截搭題目。

發財未有,應該是“不仁者以身發財。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義者也”這裏湊出來的截搭題。

看出題目的來歷,這只是第一步,下面就要琢磨破題了。

此處注意,即便看出了題目來歷,知道了題目上下文的含義,但是寫八股文時,卻不允許引用原文。

也就是說,要點破和闡述原文的含義,但卻不允許直接寫出原文句子,但又要能讓讀者領悟到原文,也是一種近乎於寫謎語的燒腦遊戲。

秦德威都練了快一年了,此時也不多想了,打開草稿紙就是幹!

反正怎麽也能過關,也不求多長大有力,每篇題目能寫上語句通順、格式完整的幾百字,然後檢查有沒有違規字眼,最後謄抄到考卷上,就可以交稿了!

一直到了下午,開始有人交卷。臉皮厚的、膽子大的、或者認識的,就敢趁著交卷時機,和主考官知縣搭訕套近乎,至於效果如何未知。

所有沒門路的考生都有個夢想,交卷時與考官搭上幾句話,然後通過面試獲得賞識,並當場被取中。

很多話本小說的考試劇情裏,就有類似的場面,這就是底層讀書人心聲的反應。

湊齊一批交卷的人,就開門放一次人。秦德威忍耐住了第一批交卷的沖動,做人要懂得低調,對走後門的人來說,平平庸庸就是最大成功。

然後看著又有十幾個人交了卷,秦德威才收拾起考卷和草稿紙,走到考台那裏,一臉高冷的交給了主考官馮知縣。

對,草稿紙也要交上去,考官有可能會對照草稿紙進行勘查。曾經有個沙雕考生,以為主考官不會看草稿,便在草稿紙上吐槽了幾句考官,然後被考官發現了,結局催人淚下。

秦德威只求低調,沒有公然搭訕主考官的心思,正要轉身走人,卻聽到馮知縣喊了一聲:“慢著!”

秦德威只能立定腳步,等候著主考官進一步指示。心裏不停嘀咕,這縣尊又搞什麽幺蛾子?事前並沒有約定當場面試項目啊?

但馮知縣已經拿起秦德威的答卷,仔仔細細的看了下去,時不時搖頭晃腦讀幾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