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五章 更賦新詩換征袍

次日午前,秦德威飽食一頓後就準備離家赴任。

臨走時對正房徐妙璇囑咐道:“我此去大概時長半年,秋冬過後,明春就能解職歸來。你好生看顧門戶、侍奉母親。”

畢竟此時宣大總督還不是常設職務,一般秋、冬季邊鎮戰事多,等戰事結束了總督就可以撤銷了。

秦德威此次出門,最終還是帶上了女扮男裝的李小娘子。

主要是有幾點考慮,一是秦督師選了遼東五百騎親兵,把總和副把總都是鐵嶺衛李家那邊的親戚,中間有李小娘子就更好溝通和指揮。

二是秦督師心理上不太適應男人貼身伺候,讓李小娘子在身邊更舒服些。

三是畢竟是去邊鎮,有晝夜都能貼身的李小娘子,可以作為最後一道護衛防線,能讓秦督師心裏更有安全感。

而且讓李小娘子跟隨,也是全家一致同意的,在京城的都聽說過大同盛產美女。

另外秦督師帶上了以王大為首的幾個強壯家丁,以及文書吳承恩。

因為吳承恩還是比歸有光腦子更靈活,性格上也更喜好四處遊歷,他今天一大早直接找去秦德威母親周氏去哀求了。

當年吳承恩與曾後爹一起參加過鄉試,也參加過曾後爹的婚禮,與周氏是認識的。

而且吳承恩身體也比歸有光健壯的多,秦督師考慮再三後還是讓吳承恩跟著走了。

然後一行人就先去了兵部,與副把總李滋匯合,而把總金汝泉領著大隊人馬在京城北邊德勝門外等候。

秦德威在兵部領了關防和旗牌,當場就拿出三份早已擬好的總督諭令,蓋上關防就發了出去。

第一份到宣府鎮城,預計明天早晨能送達;第二份到宣大總督駐節地陽和城,預計後天早晨送達;第三份到大同鎮城,預計後天傍晚可送達。

兵部尚書王廷相難得出來,親自將秦德威送出大門,針對秦德威的性格很真誠的說了幾句:

“你去邊鎮,切勿行險,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千萬杜絕好大喜功之心,不要被幾首吹捧的詩詞沖昏了頭。”

然後秦德威又去戶部,領了第一筆二千五百兩銀子。

至於剩余的二萬兩,直接從戶部駐大同鎮直屬倉庫調撥到陽和城,不用路上帶著走了。

軍情緊急,便沒有那麽大排場。秦督師北出德勝門,與五百騎全員匯合,每人發了五兩銀子巨款,然後就正式出發。

京城、宣府鎮城、大同鎮城的格局大概是這樣的,從京城向西北三百五十裏左右就是宣府鎮城,再從宣府鎮折向西也是三百五十裏左右就是大同鎮城。

而宣大總督平時駐地在陽和衛城,位於宣府和大同之間,向東距離宣府鎮二百四十裏,向西距離大同鎮一百裏。

秦督師帶著家丁和五百親兵,一路前行沒有停歇,當晚宿在居庸關。

別人吃飽喝足就休息,但文書吳承恩還得記錄今日行程存档。

當他終於完成工作,拖著疲憊的身軀,正要倒頭就睡時,忽然聽到有人拍門。

原來是秦府家丁頭目王大過來找,對吳承恩叫道:“吳先生先別歇息,老爺請你過去!”

吳承恩莫名其妙的說:“今日行程都已記錄完畢,還有何事?”

王大答道:“老爺說路上略有所得,作了六七首邊塞詩,口述給吳先生一起品鑒。

順便請吳先生仔細抄錄並存好稿件,日後回了京師,可以修訂成集傳誦。”

吳承恩:“……”

大明詩霸又要把魔爪伸向邊塞詩分類了嗎?

還在京城時,莫名其妙的那麽多人來贈詩壯行,秦老師不敢讓熱度更高,所以沒有寫詩。

但出了京後,秦老師終於還是按捺不住了?

吐槽歸吐槽,身為門生沒有拒絕老師的權利,吳承恩還是老老實實去作筆記了。

“題名黃甲宴瓊筵,三百人中最少年……文場戰罷承恩重,更賦新詩換征袍……”

“君王重簡命,臣志在澄清。節鉞分西顧,風寒護北征……”

“許國才年少,胡為絕塞行?一身憑漢節,馳馬出長城……”

記完了後,吳承恩還提了句意見:“老師你這幾首,太官樣文章了,差點靈氣。”

“有道理……”秦老師略加思索後,又開口道:“那我再加一首塞下曲,你拿筆記好了。

宣府城邊秋草稀,黃沙磧裏夜雲飛。督師不寐聽刁鬥,月上轅門探馬歸。”

天色蒙蒙亮,詩人秦老師重新變成秦督師,從居庸關繼續出發。又次日抵達了宣府城,宣府鎮總兵官白爵親自出城相迎。

雖然總兵是正二品,在地方算是最高級武官,但卻是宣大總督的下屬。

吳姓文書望著前方迎接人群,不禁嘆道:“原本以為邊鎮盡為驕兵悍將,卻沒想到這位總兵官執禮甚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