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八章 看不見的網

世間最大的恐懼就是未知,既然明白了新來督師的思路,大同巡撫史道感覺能松口氣了。

見完秦德威,史巡撫與王總兵一起出來後,上馬之前又故意對王總兵說:“現在暫時可以安心了。”

王總兵反問道:“何以見得?”

史巡撫便答道:“本院先前最害怕的,就是這位督師年少氣盛,勒令官軍出戰俺答大軍,只怕必敗啊。

亦或是為了總督駐地陽和城的安全,強行抽走大同城精兵去陽和城,讓位置更要害的大同城憑空少了數千精銳。”

王總兵當然也明白,無論上面哪種亂命,都會讓他這個直接帶兵的武官陷入兩難困境。

史巡撫繼續說:“但如果秦督師只是想派兵出塞燒荒的話,那倒不是問題了。”

眼下俺答大軍還在山西腹地流寇,大明各路守軍也只能堅壁清野了,等俺答搶掠完畢並緩緩撤回塞外,怎麽也得一個月時間。

而另兩股北虜勢力裏,吉囊在河套方向策應俺答,小王子部眾在宣府那邊。

所以未來一個月算是個時間差,從大同方向出塞燒荒的風險並不大,至少一二百裏內是沒有什麽問題的,再說確實也已經到了燒荒的季節。

最後史巡撫一陣見血的說:“只要秦督師不胡亂指揮戰事,就可以安穩守住,不至於有大過。”

王總兵還是嘆了口氣,比起軍事上的瞎指揮,其實他更害怕秦督師搞“政治”,刻意針對他去查問題。

主要是他自己身上不幹凈,前段時間俺答湊集了幾個部落人馬,空前規模的大舉入侵時,他這個總兵官畏懼北虜兵勢,便秘密派人賄賂了俺答,所以俺答沒有攻打大同城,轉而南下深入了。

如果這些事情被新來的督師查到,後果不堪設想啊。

但王總兵又不便於對史巡撫吐露心聲,只能旁敲側擊的說:“但還有宗室朱充灼謀反的事情,焉知不會牽連到我?

當年我出任大同鎮總兵官,是因為前兵部大司馬張瓚的緣故,而張瓚又是被秦督師除掉的。

如果秦督師因此而視我為敵寇,借題發揮又該如何是好?”

原來這才是王總兵最憂心的地方,史巡撫從文官角度思考了一下後,很肯定的說:

“不會的,秦督師只是拿來敲打你,督促你盡快抽集精騎組建新營而已!

如果秦督師有意針對你生事,肯定會想著避免打草驚蛇,剛才就不會公開訓斥你了。”

獨當一面的正常人文官辦事,基本都是這種套路,史巡撫對此很懂。

王總兵對史巡撫行個禮道:“你們文臣好歹還有幾分科年前後輩香火情,我們武官就說不上話了,煩請撫台在督師面前美言幾句。”

史巡撫自然是答應下來:“好說好說!我們鎮撫同城為官,本就該同心協力。”

王總兵也就順勢而道:“撫台說的對!”

分別之後,史巡撫暗暗冷笑,你王總兵賄賂北虜的事情瞞得住別人,能瞞得住同城的巡撫嗎?

這就是個把柄,關鍵時刻才能拿出來用的。

比起同在大同城鎮守又分工明確的巡撫、總兵,宣大總督確實像個“外來戶”。

按道理宣大總督駐地應該在一百裏外的陽和城,然後各司其職,而不是跑到大同城來增加權力內卷程度。

次日,秦德威坐在廳中用早膳的時候,一夜未眠但精神亢奮的總督中軍官金汝泉出現在面前。

並稟報道:“昨夜重點審過那姓羅的匪首,供出了十幾個信徒。”

秦督師略有奇怪的說:“可是本官聽說,那羅老祖號稱有數百弟子。”

金汝泉答道:“那終究是號稱,與曹操號稱八十一萬大軍一樣的道理,只有十幾個關系緊密的信徒。”

秦督師拍案道:“這水分也太大了!”

原本以為可能會是個數百人的大案,沒想到規模縮水了幾十倍,簡直豈有此理。

但蚊子再小也是肉,只能讓手下們繼續去抓人。

十幾個信徒也敢稱祖師,白蓮教就是這樣,組織很零散,信徒碎片化,或者說很少有統一的大規模組織。

就算抓了一個“祖師”,那同地區還有好幾個祖師,反正前後幾百年始終清剿不完。

但這樣的散裝情況,也導致白蓮教造反能力實在一般般,與黃巾、太平等比起來差得遠了。

等秦德威用完早膳,卻又見仆役王大來稟報:“那劉知府又來了!”

秦德威有點意外的問道:“他來做甚?”

王大答道:“聽他口氣,仿佛對老爺極為感激,很有想投靠的樣子。”

秦德威起身來到會客花廳,吩咐將大同劉知府帶進來。

果不其然,劉知府上來就行了個大禮,感激涕零的說:“督師大恩大德,下官銘感五內,不知該如何報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