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二章 風波起

嘉靖皇帝失眠,把秦中堂折騰了大半夜後,終於消停了。然後兩天之內朝臣都知道,皇帝病情又又加重了。

嘉靖皇帝並沒有對外公布病情,也沒有小道消息亂傳,但已經熟悉嘉靖皇帝節奏的朝臣們就是全都知道了。

嘉靖皇帝與他孫子萬歷皇帝不一樣,雖然兩位皇帝中後期表面看起來都是擺爛,但內在卻完全不同。

萬歷皇帝的擺爛方式是怠政,送進來的奏疏都留中不發,積壓在手裏不做任何處理。

而嘉靖皇帝雖然沉迷修仙,也是要擺爛,但多疑猜忌的嘉靖皇帝害怕失去權力,仍然一直“勤政”,對送到手裏的奏疏都會看過並禦批。

所以在嘉靖朝,基本沒有奏疏留中不發的情況,公文運轉一直很流暢。

但就在這兩天,沒有禦批奏疏從仁壽宮裏發出來,大明朝廷公文運轉的最頂端節點突然就停滯了。

朝臣們看到這種情況,根本不需要任何小道傳言,立刻就能做出判斷,皇帝病情加重了!

不然以嘉靖皇帝的習慣,不會出現連續兩天沒有禦批發出的情況。

詹事府裏,羅洪先、唐順之、趙時春、徐階這四大骨幹就湊到了一起,共商當前大計。

羅洪先率先發言道:“眼下時機已到,正該我等東宮官屬聯名上疏,奏請太子冬至日禦文華殿,接受百官朝賀!”

然後羅洪先又繼續說:“理由有三,一來朝廷大典不可輕廢,可由東宮儲君代行!

二來可向中外昭示,當今國本穩固!三來太子年紀漸長,可使太子開始熟悉禮制!”

這三條理由與其是自述動機,不如說是給東宮之外朝臣聽的。

畢竟東宮官屬即便想擁戴太子,也要盡力爭取廣大朝臣的支持,出師有名很重要。

唐順之說:“吾輩幾個宮僚還是太單薄,聲勢也不足,最好要取得執政的支持。”

這裏執政指的是在內閣執政的人,一般情況下默認是首輔,但在當下顯然不適合。

所以唐順之說的執政,或許是嚴嵩,或許是秦德威,肯定不是首輔翟鑾。

按當初分工,羅洪先負責遊說嚴嵩,而唐順之負責遊說秦德威。

唐順之不知道羅洪先具體如何,反正自己很不順利,一直搞不定秦德威。

然後便聽到羅洪先很有把握的答道:“嚴閣老是支持的。”

嚴家人裏,與羅洪先直接打交道的是嚴世蕃。反正按照羅洪先的理解,嚴家是支持的意思。

趙時春聞言便道:“那就可以了!”

嚴嵩就是事實上的首輔,一個頂一百個。有了嚴嵩的支持,那還有什麽不可以的,除非皇帝又想換人。

四大骨幹裏,往常還算活躍的徐階今天出奇的沉默,沒有怎麽說話。

別人對此並沒有感到奇怪,都知道徐階的最大靠山夏言倒台了。當初徐階能從外地調回京城並進入詹事府,就是夏言直接推薦的。

所以在眼下這個階段,徐階能活躍才叫奇怪。一是正處於靠山消失的迷茫期;二是要夾著尾巴做人。

其實徐階沒有別人想象的那樣敏感脆弱,他今天之所以沉默,是因為他一直在考慮,要不要臨時退出,不參與東宮官屬的聯名上疏了?

道理也很簡單,某善使棍棒的馮姓松江府同鄉在信件中說過,看那個姓秦的有什麽行動就行了,這絕對是風向標。

羅洪先掃視一圈後,意氣激揚的拍案說:“既然諸君再無意見,那就可以定了!奏疏我早已擬好,只待諸君一起署名!”

趙時春也很激動的回應說:“安定邦家,正在今日!”

這時候徐階才開口說:“是不是先向何詹事稟報一聲?”

詹事才是詹事府的第一號人物,何詹事就是秦德威的小座師何鰲。

當初秦德威辭掉詹事後,同等級別的太子賓客何鰲無縫銜接的接替了詹事的位置。

從理論上,這四大骨幹都是何鰲的下屬,但詞臣更多的是講究前後輩規矩,上下尊卑倒沒那麽講究,翰林院也是如此。

所以羅、唐、趙、徐四大骨幹抱團“自行其是”,並沒有與何鰲有過太多溝通。但到了上疏的關頭,最好還是知會一下詹事。

徐階扯出何詹事的目的,無非就是拖延時間,他並不想在這種氣氛下,當場簽字署名。

本來四大骨幹是平等的,但羅洪先拿下了“嚴家”,便隱隱以羅洪先為首了。

於是羅洪先自告奮勇的說:“我去向何詹事稟報!”

稟報也就是稟報了,並不是請示。無論何詹事什麽態度,他們這個劃時代的奏疏上定了,肩上都是沉甸甸的歷史責任感。

然後羅洪先又安排說:“唐荊川負責繕寫奏疏,趙浚谷去通知其他同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