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三章 皇上還是皇上(上)

常說皇帝之安危,關系到天下之穩定,其實有時是有時不是,但至少能深刻影響廟堂穩定。

所以在如何給皇帝醫治的問題上面,往往也是充滿了政治博弈,其實這不是醫學問題,而是政治問題。

沒人有把握將昏迷中的嘉靖皇帝喚醒,所以就沒人敢給皇帝治病,這就是身為九五之尊的悲哀,跟皇帝經常吃不到熱飯一個道理。

只有張太後不需要皇帝醒來,但又需要皇帝活著,而且具有對結果負責的地位和能力。

歸根結底,秦德威拿過來的醫方,其實是給張太後準備的。

到目前為止,秦中堂沒有任何逼宮行為,張太後卻不得不扛下了所有,接受秦德威獻上的醫方。

但是,還沒進行驗證,你秦德威就要先討論後續的“社稷事務”,是不是太過分了!

就算是買賣,也要講究一個先驗貨再付款!

當即就有正義之士看不下去了,嚴嵩嚴閣老站了出來,對秦德威指責說:

“皇上屍骨……啊不,屍厥不起,你秦德威獻方確實也是人臣之義,但怎能輕重不分、前後顛倒!

如今皇上狀況危急,救護迫在眉睫,必須先抓緊時間驗方,以免錯過救治時機!

社稷之事雖重,但並不急在這一個半個時辰,先尋求救治皇上要緊!”

嚴閣老很明白,如果張太後現在當眾親口答應了秦德威的“無理要求”,以後再改口就難了!

如果先把皇帝的性命保住了,張太後不再被“要挾”,才能與秦德威討價還價,甚至翻臉反悔也不是不行!

沒人能預測未來怎樣,嚴閣老所能想到的最不壞的結果,也就只能這樣走一步看一步了。

當嚴嵩把話說到這個份上,秦德威就不好再繼續挾醫方而勒索張太後了,只能先對張太後介紹起醫方。

“此乃鼻飼引流之法,用青蔥筒子插於鼻竇,可將特制湯藥灌入咽喉。而湯藥含有多種有益配方,可補水補氣,維持性命不失。”

現代人一聽就能理解,這個技術其實就類似於插胃管輸液,可以讓一個人不用進食喝水也可以生存下去。

張太後便下令開始準備,昏迷不醒的嘉靖皇帝已經一天一夜水米未進,實在等不得了。

群臣靜默無聲,沒有開口阻攔的。情況太復雜了,沒幾個人能理得清。

先把由錦衣衛官和禁兵共同看守的密封藥罐從外面提進來,讓太醫當場檢驗,並親自品嘗。

與此同時,又抓了兩個與嘉靖皇帝身材差不多的太監,命其躺好,然後找來一捆青蔥。

別人不敢負責,張太後就親自拿兩個太監進行試驗練手,確定可以通過鼻竇將液體灌輸進喉嚨。

為了避免燭影斧光之類的嫌疑,一切都在群臣的監督下進行,充分做到了公開。

群臣默默的看著,默默的盤算,一會兒如果確實有效,張太後會怎麽對待秦德威?

如果無效或者出了意外,皇帝駕崩了,那秦德威似乎也不虧。

最終在十幾名文武大臣、高級太監的共同見證下,張太後親自指揮太醫和太監,共同動手給嘉靖皇帝“輸液”。

又過了半個時辰,嘉靖皇帝原本臉上的青紫色漸漸淡化,氣色明顯得到改善。

看到這裏,眾人便能確定,醫方應該是有效果的。

如果是這樣的話,皇帝雖然還是不醒,至少暫時保住了命,不至於再昏迷一兩天就駕崩。

撲朔迷離、讓朝廷上下完全迷茫的局面,終於“穩定”了下來。

暫時不用考慮皇帝駕崩或者清醒的預案了,只按照昏迷不醒、不死不活的狀態,進行下一步就行了。

讓太監把皇帝擡走後,張太後當即應群臣所請,下詔讓皇太子明日禦文華殿,接受三品以上大臣、詹事府七品以上官員、翰林院從五品以上官員的朝賀。

從此就正式開始太子監國,但是一個六歲的幼童監國,必須要安排輔政大臣,以備顧問咨詢。

本來這個安排可以很簡單,由內閣的閣老大學士兼任輔政大臣就行了,有過先例的,比如三楊輔政,照例安排就行。

但不知為何,本屆內閣給人感覺似乎弱了點,不能完全鎮住場子。

想象一下,如果輔政大臣只有翟鑾和嚴嵩兩個閣老的話,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個班子根本輔不動,朝廷政務肯定會凝滯,原因大家都懂得。

眾人都看向秦中堂,剛才秦中堂還吵吵要討論“社稷事”,為何此時反而不說話了?

張太後見秦中堂沒有發言的意思,就轉向嚴閣老,垂詢道:“嚴先生以為,何人可以輔佐太子?”

嚴嵩不假思索的回奏道:“閣臣,詹事府詹事張邦奇,外朝吏部尚書許瓚,可供咨詢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