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七章 新官上任

全浙江、福建沿海地區的官員都知道,秦中堂南下絕非只是平定倭亂這麽簡單,也是朝廷針對近年來東南沿海失控亂象的一種反應。

朝廷又不是瞎子,對已經普遍泛濫的走私情況怎麽可能看不見。

以秦中堂的地位,再加上得到的授權極大,所以官場中人基本都能判斷的出來,秦中堂與其他督撫不同。

其他督撫出鎮地方,基本都是帶著朝廷決議來的,按照朝廷的方針辦事。而秦中堂則不然,他本身就是決議。

所以大家之前都在猜測,秦中堂的態度到底是朝哪邊的。

大概秦中堂也明白大家的迫切心裏,所以還沒下船,就先來了個公開表態。

無論合不合乎眾人心意,這好歹是開誠布公了,讓官員們知道風向要往那邊吹。

禁海也罷,開海也罷,反正都是上面大佬的決定,對大多數官員而言,所能做的就是根據上面決策調整自己體位而已。

另外眾人還有預感,這一兩年浙閩兩省要多事了。

看秦中堂年輕氣盛,禁海手段肯定酷厲,然後兩省沿海府縣就免不了風波四起,弄不好還會發生民亂。

來迎接秦中堂的官員裏,地位最高的人就是浙江左布政使任忠。

等秦中堂棄舟登岸,任大人連忙走幾步上前,然後就代表其他官員問候秦中堂,又說了幾句場面話。

同時也少不了“設下公宴,為秦中堂解封洗塵”這種話,都是迎來送往的規定套路。

但秦中堂卻拒絕了今日接風洗塵,擺手道:“肩負王命,不敢疏忽,初來乍到,應當先熟悉轄境風土。

今日就不必酒宴了,等十日之後,本中堂略有所得後,再宴請諸君!”

官大一級壓死人,這裏秦中堂最大,怎麽安排當然就是秦中堂說了算。

眾官員心裏都想道,這位中堂大人果然如同傳聞一樣,真是有個性。

正常套路應該是,先通過接風洗塵認識人,進行初步接觸,並做出判斷,誰是敵人誰是友人,誰好欺負誰不好惹,然後就是新官上任三把火搞點事。

但這位中堂大人卻要先“靜默”十天,然後才開始接觸人,確實挺與眾不同的。

正當眾人各有所思的時候,忽然又聽到秦中堂下令說:“爾等各衙署在這十天,將目前正在做的事項、下半年打算做的事項,以及計劃完成時間、目前完成進度全部開列條文,報送到我這裏。”

這不就是考成法嗎?左布政使任大人忍不住在心裏嘀咕了一句。

大部分官員都有所耳聞,秦中堂在京師時,強力推行考成法,搞得六部官員苦不堪言。

但因為秦中堂刻意收斂,所以考成法今年並沒有在地方實行。

沒想到秦中堂親自出鎮浙閩,居然把考成法也帶了過來。

這裏實在沒有人能與秦中堂正面抗衡,所以秦中堂無論怎麽吩咐,所收到的回應都是“好的”。

有些人就開始琢磨,也許這就是秦中堂到任後的第一把火?

此後秦中堂鉆進了轎子,在親兵的簇擁下,浩浩蕩蕩的從武林門進了城,眾官員再後面尾隨護送。

秦中堂本性是很想低調入城,不必擾民也不用驚動地面,但奈何身份地位在這裏擺著,決定了入城實在低調不起來。

頭頂上的青羅傘蓋就不用說了,這是在地方做官的標配,而且前面儀仗還打出了高腳牌。

如果是在京師,官員想擺出這樣排場根本不可能。在排場威風上,京官是公認遠遠不如地方官的。

按照慣例,高腳牌上都會寫上主人的最得意歷史和現在的地位。

最前面的“肅靜”和“回避”這對牌面是大路貨,絲毫不新鮮,但其他的牌面就有點誇張了。

“文魁”和“狀元”是一對,“特進光祿大夫”和“東閣大學士”是一對,“右都禦史”和“兵部尚書”是一對,“巡撫兩浙”和“提督軍務”是一對。

一共五對十面高腳牌,赫赫揚揚的在前面舉著。大概這是全天下最豪華的牌面了,沒有之一。

這都是打前站的屬官陳鳳安排的,如果不是陳鳳知道秦德威做人喜歡低調,這種高腳牌還能再加五對,“特賜出入東華門”、“豐州伯”、“經魁”之類的都額可以加上。

整個杭州城大致上南北長東西窄,東北屬仁和縣,西南屬錢塘縣,西邊城外就是大名鼎鼎的西湖。

陳鳳安排的幕府駐地在通江橋邊上,交通是否便利的、距離其他衙署是否遠近都無所謂,反正秦中堂不會不方便。

督撫衙署有多種稱呼,官方比較標準的名稱是察院,畢竟督撫名義上都掛著都察院官職。然後私下裏的稱謂有叫行台的,有叫行轅的,五花八門不一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