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七章 天下第二?

年終臘月,京城風雪喧囂,大部分衙署都奔著停止營業去了,但有的地方不行,仍然要運轉到最後。

嚴首輔的心像這天氣一樣冷,絲毫沒有當了兩個月首輔的興奮和喜悅。

在長安右門外,遇到了同樣去文淵閣上值的另一個大臣張邦奇。

此時距離上次內閣調整時間不久,由於官僚主義和嚴首輔的不積極不作為,新一代大學士名銜還沒正式定下來,所以暫時只能稱張邦奇為入閣的閣臣,還不能稱為大學士。

明代中後期官場小知識:閣臣不一定是大學士,但大學士一定是閣臣,秦德威有時候例外。

張邦奇跟著嚴首輔一起往宮城裏面走,邊走邊抱怨說:“秦德威在浙江當真是胡作非為,踐踏一切律法和規矩!”

嚴嵩懶得聽這種抱怨,反問道:“秦德威把事情辦砸了嗎?”

張邦奇愣了愣後,才答道:“什麽辦砸?現在還沒有啊。”

嚴嵩毫不客氣的訓斥說:“你那些不成器的鄉親,有這精力找你抱怨,不如去琢磨琢磨,怎麽才能讓秦德威把事情辦砸了!

只要秦德威的差事砸了鍋,他們的一切困局自然迎刃而解!”

張邦奇點頭稱是,“他們也在想辦法了,而且心氣很齊,至少能給秦德威制造一些麻煩。”

嚴嵩忍不住哀嘆道:“如果只是制造一些麻煩,那還遠遠不夠!與秦德威這種人生在同一個時代,真是吾輩的大不幸!”

張邦奇:“……”

與秦德威一個時代是什麽怪奇說法?你嚴首輔歲數和秦德威差著四十年吧?這都能算一個時代了?

那他張邦奇和隔壁縣王陽明他爹王華都能算同一個時代了!

此後兩人進了文淵閣,分別烤了火盆,讓身體暖和過來。

如今文淵閣中堂裏有嚴嵩、張潮、張璧、張邦奇四個閣臣辦公,委實有點擁擠了,要是等秦德威回朝,那就更不敢想象了。

但幾位新老閣臣都不願意去別處,都表示要發揚風格擠在中堂裏,朝廷也沒辦法。

今天內閣開會,有些大事要趕在年前“表決”一下,以免耽誤了進度。

所以代班主持軍機處的王廷相也溜達了過來,作為不在場大學士秦德威的代表,敬陪末座。

按照現在運行規則,關於重大事務的表決就是五個人投票,而秦德威的一票委托給了王廷相代替。

嚴首輔拿著折子,開口道:“有在京閩浙官員十三人,聯名上書,請朝廷重申海禁,嚴防通倭通番,並為了備倭,加大沿海府縣鄉兵招募。”

王廷相詫異的說:“就這麽隨便十幾個人聯名,就能讓嚴閣老如此鄭重以待,專門拿出來表決?

你嚴閣老是有多閑,連這樣的瑣事都要刻意關注?”

嚴首輔拍案怒道:“不想開這個會就出去!讓你王浚川坐在這裏,是讓你代替秦德威列席,而不是讓你學秦德威說話來的!”

王廷相:“……”

雖然被呵斥了,但好有道理,他竟然無言以對。

剛才那番話,語氣是有點像秦德威啊,罪過罪過,需要認真自省了。

再這樣下去,只怕晚節不保,歷史評價要出問題啊。

嚴首輔噴完了王廷相,直接說:“表決吧!我贊同這份奏疏!”

張邦奇也毫不猶豫的跟著說:“我亦贊同。”

另一個新人張璧拿不定主意,則看向張潮,等著張潮先表態。

消息比較靈通的都知道,最近倆月借著海禁撈錢最歡實的人就是秦德威,秦德威本人對海禁到底是個什麽態度,實在不好說。

張潮想了一會兒也表態說:“贊同。”

這個是沒法反對的,首先,秦德威沒有指示過松弛海禁的意思;其次,禁海目前還是朝廷官方政策,重申禁海就是政治正確,沒法反對。

於是到最後,這封聯名奏疏在內閣表決裏,算是全票贊同。

對這個結果,嚴首輔絲毫不感到意外,便又繼續說:“關於加大沿海府縣鄉兵招募的條例,也需要盡快定下,讓沿海府縣早做準備!

我的意見是,為了防範倭寇,每縣鄉兵人數可以擴大至五百人,府城所在地可以擴大至三千人!

招募鄉兵花費以本地募捐為主,另外由本地衛所軍器局供給兵器,鄉兵每五人可以給兩柄銳器!”

嚴閣老說的都是正事,道理也是沒什麽問題,其他閣臣找不到反對意見,也都贊同了。

就算秦德威本人坐在這裏,也不可能反對沿海府縣招募鄉兵抗倭。

此時嚴首輔放下了折子,“年前著急的軍國大事就是這些了,其它也就是禮制問題了,尤其是閣臣的禮制。”

什麽叫閣臣的禮制,無非就是次序和大學士名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