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可惜(第3/4頁)

秋闌宮的熱鬧傳到趙崇耳中時,他正在永壽宮陪著周太後閑話家常。

周太後向來不拘束妃嬪們,又知後宮許久沒有過這種熱鬧,只笑道:“螃蟹卻是個好東西,唯獨寒涼了些。”

趙崇聞言一頓,記起前些時日劉太醫為雲鶯看診時曾說過她須得節制飲食,少吃生冷之物。

但這會兒也總歸不能叫人去攔。

“螃蟹與黃酒配著最相宜。”略略沉吟,趙崇道,“母後既這般掛念,夏江,你帶人送些丹陽酒去秋闌宮。”除此之外,今日生辰的德妃另又有許多賞賜。

周太後卻猜測他是惦記哪個妃嬪才有此吩咐。

她不動聲色覷向皇帝:“陛下既得空,不去秋闌宮坐一坐嗎?”

德妃幾乎將六宮妃嬪請了去。

每次早朝趙崇勢必要被大臣們吵得腦袋疼,下了朝斷斷不想繼續受這罪。

“朕今日是特地來陪母後說話的,母後何必趕朕走。”

趙崇半開玩笑說得句,終是只讓夏江代自己往秋闌宮走上一遭。

周太後失笑,亦無法:“哀家盼著陛下來,豈有趕陛下走的?今日倒正好叫小廚房做了蓮房魚包,陛下既然得閑,便留下來和哀家一起用膳吧。”

“是,兒子遵命。”

趙崇也嘴角微彎,應下周太後的話。

遲些,大太監夏江出現在秋闌宮,德妃得到諸多賞賜。

妃嬪們也似跟著沾光,被賜下丹陽酒。

感受著殿內一道道艷羨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再聽著眾人恭祝的話,德妃心情大好,因賢妃而生的那點兒悶氣也消失殆盡。雖然皇帝沒有出現叫人遺憾,但這麽多賞賜,且又擔心螃蟹寒涼特地賜下丹陽酒,德妃心裏也很滿足了。

雲鶯不在意這些。

重新入座後,宮人奉上丹陽酒,她悠然讓碧柳倒酒,準備淺嘗一杯。

杯中的丹陽黃酒十分清澈,酒杯往唇邊一遞,鼻尖便能嗅到濃郁的香氣。

待到酒水入喉,又是醇和鮮甜之感,一點兒也不嗆人。

雲鶯連連飲下許多杯味道很不錯的丹陽酒,同樣覺得無比滿足。她心中舒坦,歡喜得眼眸微眯,又從高足盤裏摘了顆葡萄來吃。坐在她另一側始終不曾開口說話的崔婕妤此時看過來一眼。

“枝上花開,能幾日?世上人生,能幾何?”

崔婕妤慢慢吟完一句詩,方對雲鶯道,“雲婕妤,你說待到得明年六宮又會是什麽光景?”

雲鶯吃過幾顆葡萄,拿帕子擦著手,笑一笑:“今朝有酒今朝醉。”

“崔婕妤,這丹陽酒味道不錯,你也嘗嘗。”

崔婕妤慢慢收回視線。

她垂眼看著自己面前的杯盞,扯了下嘴角:“今年花勝去年紅,明年花更好,知與誰同?”

知崔婕妤是這般無病呻吟的性子,雲鶯沒有再理會她。

雖然她上輩子的確薄命,但什麽花不花的,尋常一朵花才能開幾日的辰光,聽著也怪像咒自己。

不過半日下來,德妃這一場生辰宴雲鶯吃得不錯,心情也愉悅。

宴席結束,她便適時請安離去。

扶著碧柳的手從秋闌宮出來,感覺有些撐的雲鶯想起劉太醫說她應當多走動走動,又看一看天色尚早,便說:“不著急回去,陪我隨便走走,也消消食。”

雲鶯在碧梧、碧柳的陪同下在宮中閑逛。

她專門挑清凈陰涼處走,不知不覺走到一墻淩霄花前。

翠綠藤葉爬滿墻,而淩霄花開得正盛,一朵朵鮮艷的花朵點綴其中,乍望過來,滿目麗色。

雲鶯欣賞著眼前美景問:“這是到哪兒了?”

碧梧道:“回娘子的話,娘子現下應是在桃園附近。”

桃園?

雲鶯揚了下眉:“那便去逛逛。”

這個季節的桃園無花可賞,桃子卻還是有的。

前些日子,各宮各殿也有宮人送去這桃園裏新鮮摘下來的桃子。

雲鶯來逛桃園卻非惦記著桃子,只是覺得此處應當會比別處更清涼一些。

入得桃園,果真如此。

一株株桃樹枝繁葉茂,果實累累。

陽光被擋去大半,走在桃園便幾乎躲在陰涼的樹蔭下,偶有微風徐徐吹來,亦有兩分愜意。

碧梧是農家出生的小娘子,幼時家中貧苦,爹娘養不起那麽多個孩子,長得好看些的碧梧便被賣進雲家。後來被選中為雲鶯的貼身婢女,一直在雲鶯身邊服侍。

大抵因著這樣一層緣由,瞧見桃樹上累累的桃子,她心下欣喜。

碧梧難得笑嘆:“娘子,今年桃園想來是大豐收了。”

雲鶯也擡頭望向不遠處桃樹上一顆碩大的桃子:“我記得在一本書冊子上瞧見過果樹有大年小年之說,譬如今年結的果子多,來年大抵會結得少。若今年結得少,來年便極有可能豐收。”

碧梧眨眨眼:“竟是這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