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藥渣(第2/3頁)

趙崇聽得到張老太醫的心聲,知其已判斷出雲鶯並非當真懷有身孕。

他看一眼雲鶯,在雲鶯也看過來後,一頷首,徐徐對張老太醫道:“淑順儀的身體如何?”

張老太醫收回手來,退開一步,戰戰兢兢中斟酌開口。

“回陛下的話,娘娘身體……一切安好……”

趙崇又問:“淑順儀腹中的胎兒如何?”

聽言,張老太醫心神一凜。

若回答無礙便是欺君。

若坦白自己診斷出淑順儀似無身孕,偏昨日方才說過淑順儀確實有孕,只怕一樣招來禍患。

張老太醫在臘月天裏冷汗直冒。

正當他心下惶惶之際,忽而聽趙崇不緊不慢道:“是朕問得不對,朕該問,淑順儀如今當真是有孕在身嗎?”

張老太醫驚惶中拜倒下去,一磕頭道:“老臣該死,請陛下恕罪。”

趙崇便問:“張老太醫何罪之有?”

張老太醫此時心裏有數,知皇帝陛下實則曉得其中蹊蹺,當即坦白說:“是老臣醫術不精,昨日診斷失誤,竟誤導陛下和娘娘,讓陛下和娘娘以為有喜。”

趙崇和雲鶯對視一眼。

雲鶯道:“昨日張老太醫已是十分謹慎,反復詢問我的情況,此事卻怪不到張老太醫的身上。”

“碧梧,將昨日的藥渣拿來讓張老太醫仔細看一看。”

她轉而去吩咐候在旁邊的碧梧。

盡管前一刻方驟然得知自家娘娘不是當真有身孕,但碧梧迅速冷靜下來,未及多思索,只管按照雲鶯吩咐的去辦。不一時將藥渣取來,送到張老太醫面前。

藥渣已經幹透了。

昨天煎的湯藥所用藥材皆在其中。

張老太醫也不敢有所怠慢,即刻對照碧梧遞上的藥方一一仔細分辨。

一樣又一樣的藥材細細分辨過後,他研究起其中一味藥,不僅辨認其模樣亦放入口中品嘗其味。

“啟稟陛下,淑順儀娘娘。”張老太醫反復確認過,方才對趙崇和雲鶯稟報道,“以老臣的判斷,這安胎的藥方中有一味石菖蒲被人私下裏換成了藜蘆。”

“石菖蒲和藜蘆皆以根莖入藥,其形乍看十分相似。”

“但,石菖蒲化濕開胃、醒神益智,藜蘆卻性寒、有毒,少量服之便會有嘔吐之症出現。”

這便是昨日雲鶯幹嘔不止的原因。

而因用量極小,毒性微弱,張老太醫也未能憑借診脈判斷出其中的古怪。

趙崇一聽說藜蘆有毒,一張臉便是一沉。

瞥見皇帝冷著臉,雲鶯握了下他的手,詢問張老太醫道:“我昨日曾喝過一碗這湯藥,可於身體有礙?”

張老太醫說:“回娘娘的話,這其中藜蘆用量極少,雖有毒,但毒性不大,因而會導致娘娘昨日出現嘔吐之症。若娘娘仍有不舒服,可飲用蔥湯解其毒。”

雲鶯點點頭。

她又去看一眼趙崇,趙崇臉色卻未有所緩解,只好歹開口:“今日之事張老太醫切不可外傳。”

“老臣明白,請陛下和娘娘放心。”

張老太醫深深拜下,“老臣只知娘娘有孕,一切安好,不知其他。”

如若單單是雲鶯這個妃嬪的意思,張老太醫或會有所遲疑。但顯然諸事皆得皇帝陛下首肯、是陛下的意思,他便全然沒有遲疑猶豫的必要,只需配合行事。

能在太醫院安安生生幾十年,總歸有點看眼色的本事。

知道該做什麽、該說什麽。

確認過藥方中蹊蹺,雲鶯又對張老太醫提起想討一劑藥方之事。

趙崇問:“此種湯藥可會於身體有損?”

張老太醫躬身道:“請陛下放心,此藥方本也是用於調理女子月事,不會於身體有大損害,且也只影響這一次,往後仍一切如常。”想起劉太醫不曾開過這種藥,他又道,“先前劉太醫不曾為娘娘開過這藥方,是因其想為娘娘慢慢調理身體,見效雖慢,但卻可一勞永逸。”

碰上家母去世須得回鄉奔喪,又是另一碼事。

畢竟,誰也無從預料。

“那便請張老太醫為我開一劑這藥吧。”

雲鶯說著,未免皇帝有其他意見,這一次不是握一握趙崇的手,而是握住他的手沒有放開。

藥方開好卻自然不能去太醫院取藥。

張老太醫開好藥方後,無別的事,雲鶯示意他先行退下,也讓夏江和碧梧退出殿外,留她和趙崇在殿內。

她將墨跡已幹的藥方雙手捧到趙崇面前。

“陛下有勞。”

趙崇瞥一眼,沒吭聲。

雲鶯眉眼彎彎看他:“這件事,臣妾全仰賴陛下了。”

“過來。”趙崇望向雲鶯的燦爛笑臉幾息時間,悶悶不樂開口。

雲鶯乖巧上前,由著趙崇將她拉到腿上去坐。

趙崇掌心覆上雲鶯的小腹,皺眉:“也未必非要喝這藥。”

頓一頓補上一句,“只要愛妃當真懷上朕的孩子,便也一樣萬事大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