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初六, 鄉下地方的人還在串門走親戚,城裏人已經開始上班了。

一家三口進城,頭一件事就是去常去那家照相館, 照相師傅看到他們還有點驚訝。

“往年都是天熱兒的時候來, 今年怎麽來這麽早?”

“這會兒有空, 就想帶孩子來照一張, 秋天還來。”

“哈哈,你們可是我見過最喜歡給閨女照相的爹娘了。”

“也是想給孩子留個紀念。”

說話間,照相師傅已經準備好了, 穆清乖乖地坐在椅子上, 哢嚓照一張,又和爹娘照了一張。

老規矩,下午來拿照片, 留下錢一家三口匆忙離開。

林玉說,“咱們這次去個新地方。”

“什麽地方?”

“賣高档貨的地方。”

雲台市什麽地方能買到什麽東西,刑定北和雲苓兩個常住市裏的人最清楚了,上次聽雲苓跟蔣涵說, 油壺巷裏頭有人在賣茶籽油, 專門從南方運來的,這個油孕婦吃了好,就是價格很貴。

除了茶籽油以外,外頭很緊張的棉花和糧食這些, 都能買得到。林玉問了油壺巷的具體位置,就記下來了。

油壺巷的入口在一戶人家的院子裏, 找到油壺巷, 想進去沒那麽容易, 必須給門票錢, 一人一毛錢,小孩兒不用給。

一家三口腦袋上裹著圍巾,一張臉被遮在圍巾下來,只露出了一雙眼睛。看門的人見怪不怪了,收了錢後塞給他們一塊木牌子,說出口在另外一邊,買完東西要出去,給牌子才能出。

從這家院子的後門進去,裏頭的巷子不止一條,巷子也挺寬敞,估計是還在過年期間,人來人往買賣東西的還挺多。

據穆清觀察,擺攤兒賣包子、油條、餅子、點心這些的生意挺好。而且這裏默認只給錢,除非特意提,才會用票交易。

他們家只買糧食,大米、小米和其他雜糧,能買到精面粉就更好了。

油壺巷有人賣精面粉,好幾家在賣,不缺貨,就是價格比外頭翻了兩倍。

外面一般的面粉給票賣一毛二三,精面粉能賣到一毛六,這裏的價格是一斤四毛五到五毛錢。

她爹娘舍得花錢買,他們去好幾家分了幾趟一共買了三百多斤,還有玉米面、大豆、高粱這些雜糧也買了不少,借著背篼掩護,都叫穆清一點點地給偷偷轉移了。

後頭碰上一家賣土榨菜籽油的,那對父子倆挑來兩百斤,他們家買了一半。

從巷子裏出去的時候,她娘親一共背了幾十斤土豆和大米,她爹挑著一百斤油。

能知道油壺巷,還願意花高價來這裏消費的,都不是缺錢的人。不過像他們家這樣大手大腳花錢的還是挺少見。

買糧食沒什麽,看門兒的掃了一眼背篼,就知道沒有多少。就是這個男的挑著一百斤油,挺打眼。

“兄弟,這兩桶油花了多少錢?”

穆繼東裝出愁眉苦臉的模樣,“兩百呢,外頭一斤油七八毛,這裏賣兩塊一斤,雖然工資不少,我們兄弟幾家湊錢買著吃也不便宜呀。”

“挺有錢呀,哪兒上班的?”

“東邊唄,一般人家也不敢這麽花錢。”

東邊都是機關工作的人,看門的不再多問,收了牌子叫他們走。

穆清蹦蹦跳跳地跟在爹娘後面往城東走,她手裏一個什麽東西掉地上了,她轉身去撿,撿回來後,她小跑兩步跟上爹娘。

“爸,後頭有人跟著咱們。”

穆繼東嗯了一聲,腳步快起來,前頭就是菜市場。

大清早,來菜市場買菜的老頭老太太還挺多,一家三口進去,繞了幾圈從另外一個出口出去,手上的東西都沒了,身上的衣裳都換了。

離開這個地方,穆繼東才松了口氣,“那家油確實不錯,要不然我也不敢壯著膽子買這麽多。”

穆清也喜歡,“那家菜籽油好香呀。”

“那不是一般的菜籽油,那是黃菜籽油,這種菜籽壓榨出來的油,比咱們村種的黑色菜籽油更香。”

“唉,要不是菜籽油用桶裝著太打眼,不好叫清清收起來,我真想全部買下來。”

“不知道油壺巷背後的人是誰,門路太寬了。我剛才還看到有人在賣收音機和手表。”

“這也不關咱們的事,反正這一兩年咱們不會再來了。”

穆繼東一臉滿足,“咱們手裏有了這麽多東西,一兩年內肯定不缺吃的了。”

“木棚那兒還去嗎?”

“去,看有沒有賣肉的,再買些肉。”

去木棚那邊采購一通,中午吃飯的時候,林玉粗略地算了一下賬,“咱們今天統共花了將近五百塊錢,不算多。”

和她的工資比,也就是三四個月的工資。

穆清小聲說,“還可以再買點。”

穆繼東瞪大眼睛,“啥,一上午花了這麽多?”

林玉小時候家裏富裕,見過大錢。穆清上輩子從小錦衣玉食,就更不差錢了。她們母女倆都覺得需要用錢的時候不用吝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