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第2/3頁)

“這倒也不難,只需在這樹屋頂部合適的位置開個天窗就行了。”

晴嫣邊說邊往紙上標注,但是突然筆尖頓了一下,想起來如今的大清還不能自己生產出大塊玻璃,市面價格高昂的玻璃制品基本上還都是來自海外。

倘若沒有玻璃用白色的油紙封天窗的話,那這看星星的願望可是有些實現不了的,考慮到這些,晴嫣就先暫時地用了一個括號把“天窗”兩個字給括了起來。

看到晴嫣的動作,胤礽有些疑惑:“姨姨,這到底,是,能做,還是,不能做呀?”

“理論上可以,但是現實裏還缺少些東西。”

晴嫣伸手揉了一把保成從右邊靠過來的毛絨絨小腦袋,隨後又輕輕地調動了一絲極其微弱的異能在他額角的紗布上繞了一圈。

她在用膳時聽何柱兒提起過胤礽差不多就是這兩天會摘掉紗布了,為了以防萬一她還是再用一次異能好了,這麽漂亮的小臉蛋可是絕不能留下一點點疤痕的。

又感到額頭癢癢的小太子,擡起小手就想要去扣紗布被晴嫣眼疾手快地給攔住了,直接放下手中的筆,伸出胳膊把他一把抱起攬到了自己懷裏。

“二娃姨姨到底是缺什麽呀?我們難道不能直接問汗阿瑪要嗎?”

保清從字面意義上能夠理解,這天窗也是窗戶,但是對於窗戶這種隨處可見的東西,他實在是想不通到底會缺了什麽,才沒法安裝到樹屋上。

晴嫣能看出來保清是在認真思考,就直接開口道:“我們缺的是玻璃,玻璃你們倆知道嗎?就是那種透明亮晶晶賣的很貴的東西。”

保清搖搖頭,坐在漂亮姨姨懷裏的胤礽則舉起了小手:“咕,見過呦,汗阿瑪宮裏,有一扇,大大的,玻璃鏡,汗阿瑪,每天,都會,對著,鏡子,瞅一瞅,美不美。”

“小主啊,可不是殿下這樣認為的,皇上只是覺得這西洋來的玻璃鏡子更清晰些,因此才習慣每天出門前都照照看看這身上的著裝整不整齊。”何柱兒連忙在一旁擺著手給晴嫣解釋道。

晴嫣:……這難道實質不一樣嗎?怪不得之前在慈寧宮裏小太子說他汗阿瑪對鏡數麻子呢,她當時就在想真不愧是皇上使用的銅鏡啊,被匠人打磨地真清晰,感情還是自己思維受限了,人家康熙在如今的時代就使用上全身玻璃鏡啦!

“殿下,這玻璃和玻璃鏡子還是不太一樣的,玻璃透明亮晶晶的,但是鏡子卻不透明,目前為止這兩樣東西我們大清自己的匠人還都造不出來,市面上的玻璃制品基本上都是來自其他國家,這售賣的價格也都非常昂貴。”

“如今天下不太平,倘若我們買大塊玻璃給樹屋做天窗的消息傳出去的話,會被人說奢侈的。”

“汗阿瑪也造不出來嗎?”保清有些驚訝地問道。

晴嫣不想騙他們倆,只好點了點頭。

保清心中有些復雜,今天上午在啟蒙課上,納蘭師傅才剛剛給他講過說汗阿瑪是天底下最厲害的人,富有四海,什麽事情都能做到,沒想到這才剛到下午就被打臉了。

“那,就,等咕,長大了,咕一定,能造,出來!”胤礽握著小拳頭說道。

“是,爺也肯定能夠造出來。”保清也連忙跟著說道。

“哈哈哈哈哈,行啊,那我就等著你們倆到時候趕緊多多造出來玻璃把我這儲秀宮裏裏外外的窗戶都給換掉。”

孩子們的想法需要鼓勵,而且這聽起來可行性也非常高,晴嫣就給他們一人豎了一個大拇指在精神上支持他們。

她前世倒是在基地裏見過不少玻璃,曾經也在中學化學課本上學習過玻璃的主要成分。

但如今時間隔了兩輩子,印象中也只模糊的記得一個二氧化矽,以及制作玻璃時會用到大量的矽砂,除此之外再細致的材料配比和制作流程她就不知道了。

如今意外地想到了這些,晴嫣也不想輕易放棄。

如果有機會她倒挺想讓阿瑪去私底下雇傭些燒琉璃制品的匠人來好好研究一下,搞不好在哪個步驟裏摻入些沙子一類的物質,就能誤打誤撞地提前把玻璃給造出來了。

如今朝廷缺錢,倘若阿瑪真能燒制出玻璃倒是實打實的功績啊!

將這個念頭記在心裏,晴嫣就更想立馬找機會見見阿瑪和額娘了。

有話說:

【注釋1】

按照現在的時間線,大清還不能獨立地制作出玻璃。

【清宮造辦處玻璃廠】

清代對工藝品制作非常重視,內務府專門有一個造辦處負責各類活計的承做,其中就有制作玻璃器的作坊,叫玻璃廠,全稱為內務府養心殿造辦處玻璃廠,亦簡稱清宮玻璃廠。

玻璃廠成立於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在玄燁、胤禛、弘歷三代皇帝的提倡和扶持下得到了巨大的發展。嘉慶之後仍然持續生產,幾乎每年都為皇家燒造大量的年節進貢的玻璃器,尤其是康、雍、乾三代更是它的極盛期(雍正時該玻璃廠曾遷至圓明園六所),直至宣統三年(1911年)方告結束。在這二百多年中,集中了一批全國最優秀的玻璃工匠在養心殿造辦處服役。一批掌握燒造玻璃技術的西方傳教士也遠渡重洋,經廣東海關、督撫的推薦,獲皇帝恩準後進入養心殿造辦處玻璃廠行走,這就給玻璃廠的規模、設備、配方,以及工藝帶來了直接或間接的影響。例如,在《清內務府養心殿造辦處各作承做活計清档》中記載,康熙年間玻璃廠工匠程向貴燒造的雨過天晴刻花套杯,其裝飾手法為受西方金剛鉆刻花玻璃影響的陰刻花紋,因此可以肯定康熙時玻璃廠已經有西方傳教士在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