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第3/3頁)

5、女子被有愛的人稱贊後精心妝扮自己。

【注釋2】

清代皇上壽辰:萬壽節

皇太後:聖壽節

皇後:千秋節

【注釋3】

庶妃是中國古代內宮對除內廷主位外的妃子的通稱。通常自嬪以下即是庶妃。中國古代等級制度森嚴,尤以後宮內廷為甚。庶妃就像普通人家裏的小妾,沒有什麽地位。

清初因後妃等級制度不完善而有例外。庶妃多指未正式冊封,沒有名號的妃子。但不同庶妃之間地位差距較大。可以是皇帝的低位妾室的稱謂,也可以是實際地位和享受待遇並不低下的妃嬪冊封前的稱謂。

【清朝時期】

早期後宮體制由滿族傳統福晉制度演化而成,且並未完備。努爾哈赤的妻妾,正室稱大妃,首任大妃稱嫡妃或元妃,繼室稱繼妃,側室稱側妃,再低一等者稱庶妃④。皇太極的五宮制、順治帝重議的未完備宮制時期,後宮編制僅有三等:皇後、皇妃和庶妃。皇後為中宮,皇妃是主位,庶妃就是地位較低的、不居主位沒有正式封號的妃嬪。皇太極時皇子女的生母多為庶妃;順治年間大部分皇子及所有皇女的母親為庶妃

廣為人所知的八個等級的清代後宮嬪妃編制,是在康熙帝時才大致完備的。且康熙時有封號妃嬪和庶妃並存。有封號妃嬪地位從高到低:皇後一人、皇貴妃一人、貴妃二人、妃四人、嬪六人;貴人、常在、答應無定數。其中皇後至嬪地位較高,居一宮主位;貴人、常在、答應較低。

但清史料上很多妃嬪在正式冊封前,也被記載為“庶妃”。所以也有很多未得妃名而享受中高位待遇的妃嬪。例如順治皇帝的恪妃石氏,她在順治朝為庶妃,順治皇帝賜她居住永壽宮,並且可以著漢服,薨後被康熙帝追封為皇考恪妃(這姑娘比起其他生了兩三個娃還沒撈到個封號的滿妃可幸運多了)。

康熙初年,除冊赫舍裏氏為皇後之外,並未冊封其他同時期進宮的妃子,包括後來的孝昭仁皇後。又因為康熙冊封後妃頗為吝嗇,而且喜歡二十年來一次成批封妃。這些妃子進封前應該都被稱庶妃,但地位待遇不一定低。

溫僖冊封前沒有封號,是由庶妃直接進封貴妃。最明顯的例子是孝懿仁皇後的妹妹小佟佳氏,她在33歲空降成貴妃之前未得任何封號,為庶妃,但應該是享受妃位級待遇的。七阿哥(已有爵位)的額娘在康熙五十七年受封為成妃之前明確記載為庶妃⑤,猜測地位起不低於嬪。順懿密妃王氏入宮數十年而未有分位,直到康熙五十七年封密嬪,但四十八年的折子裏就稱其為王嬪,可見她名為庶妃實有嬪位。還有些命短死後追封的,如慧妃(後位有力競爭者)平妃(孝誠仁皇後之妹)生前是庶妃但地位不可能低下。至於康熙庶妃十一公主母王氏、皇四女母張氏、皇十七女母劉氏、皇二十女母鈕祜祿氏,則確為後宮階級底層。

【注釋4】

小主作為一種對待選秀女或者是低級嬪妃的稱呼出現在清宮劇裏,例如:《後宮甄擐傳》。

歷史上到底有沒有“小主”這個稱呼,目前考證的結果還不是太確定哈。

因為是小說世界,我就直接拿清宮戲中的“小主”來用啦。

目前後宮中(這個世界裏)除了皇後外,其余無論出身高低的後妃都還是沒品級的庶妃,只不過會因為出身或者生育孩子的原因,能夠提前享受“妃位或嬪位待遇",等到康熙十六年第一次大封後宮後,才會確定後妃們的各個等級之類的,到時候低位的妃嬪才會有貴人、答應這種明確的等級,這篇文裏的情況大致是這樣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