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幾日後,下西洋的船隊將大船停靠在天津的港口裏,隨著純親王出海的官員、船員們將從西洋帶回來的物資整理好裝進箱子裏,一一搬到了馬車上,幾百輛馬車組成的車隊從天津出發,一路聲勢浩大地進了京城。

文武百官及老百姓們瞧見車隊進京的盛況時,都不由連連咂舌。

帶回來的物資大多都用箱子盛著,亦或是用氈布蓋著,站在街道兩旁圍觀的人從外面壓根兒就瞧不出來車隊從海外帶回來的東西到底是什麽。

但光從馬車的數量、以及押車人臉上燦爛的笑容就能令圍觀的人猜到純親王出海這一趟必定收獲頗豐啊!海外的世界想來也未必都是蠻夷之地,不是沒有一絲可取之處的。

當無權無勢的老百姓們還在猜測著收益時,有門路的官員們都開始千方百計的想要打探這次純親王出海所賺的利潤到底有多少了。

康熙也沒讓官員們等太久,在車隊回京的第二日他就在朝堂上詳細講述了這次海貿帶來的西洋國家的消息以及收獲的利益,並且重點講了隆僖等人冒著生命危險,為大清開拓出來的海貿線有多重要!

站在禦階之下的官員們從康熙口中聽到那小小的不起眼倭國竟然擁有品質非常高的金礦、銀礦,呼吸都不由變得沉重了。

聽到平日裏他們司空見慣的茶葉、瓷器和絲綢在海外竟然能賣到一克茶葉一克黃金的價錢!連法蘭西的國王路易十四都特意給萬歲爺寫信,臉皮極厚的親切稱呼自己是與萬歲爺神交已久、幼年登基、經歷相似的朋友,想要以此為契機,再派些法國傳教士來大清一起探尋古老東方的美麗瓷器的秘密時,官員們放在身側的兩只手都不由攥成了拳頭,不僅沒想到這法蘭西的國王說話竟然這般不含蓄,也萬萬沒有想到大清的本土產物竟然在海外洋人眼裏這般值錢!

一些平素與洋人們打交道、最喜歡賣西洋貨物的官員,回想起來早些年他們送給洋人們成套的精美官窯瓷器,洋人們卻用幾塊西洋胰子和幾瓶香水就簡簡單單給他們打發了,這些官員們簡直後悔的腸子都青了!

等到最後他們聽到康熙放出來的重磅消息——純親王隴僖出海一趟賺到的現銀都有九百多萬兩,從其他國家帶回來的特產物品更是成箱成箱的裝,前來上朝的官員們徹底淡定不下來了,一雙雙眼睛像是兔子眼般紅彤彤的,滿眼都寫著倆字“出海”!

富貴如索額圖、納蘭明珠、佟國綱的這些一品大員們也都齊齊靜不下來了,滿腦子都想著要讓家族裏的商隊們明年也出海看看。

得知皇上今後打算要讓純親王全權負責海貿的事情,未來大清的海禁政策只會越來越寬松時,底下的官員們是徹底站不住了,即使站在威嚴的金鑾殿上,他們也忍不住互相交談了起來,幾乎人人都與胤禟那般生出來了海外“遍地是黃金”的樸素想法。

先前一些思想比較古板、不贊成開海禁甚至覺得皇上下旨開海禁是錯誤政令的官員們聽到海貿竟然能帶來這麽巨大的利益後,也都紛紛閉嘴了,擰著眉頭,想方設法地希望自己的家族也能在海貿這樁天大的好生意裏插上一腳。

身穿著明黃色龍袍,高高坐在龍椅上的康熙看到站在下面的官員們各個因為海貿的利益而激動興奮的臉色通紅、眼神發亮的模樣。

他轉動著手上的玉扳指,心裏不由長松了口氣。

當初開海禁也是他頂著壓力開的,畢竟祖輩們都沒這樣幹過。

隆僖出海這件事情對於大清來說有開創性的意義,是大清建國以來第一次對海外諸國的主動探索。

康熙看的很明白,倘若隆僖初次出海就遭遇了意外亦或是費盡一番功夫帶回來的利益只是仨核桃倆棗這種微薄的小錢,怕是官員們就不會正視海禁、正視海貿了。

而他也深知,海貿這塊餅實在是太大太大了,單單靠皇家和宗室是萬萬吃不下的。

只要皇家牢牢把海貿的大頭抓在手裏,制定好相應的法規,讓海關的官員在檢查出入境的貨物時,標準嚴一些,心一些,莫要上那不好的東西,流進大清,海貿帶來的益絕對是大於弊的。

在規則之內,讓底下的官員、以及民間的百姓們也能在海貿這件事情裏分一些湯肉,這才能調動起底下人的積極性,創造出欣欣向榮的好局面。

俗話常說,世上原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有路了。

陸路遷移到海面上也是同樣的道理,純親王探索出來的海貿線走的人多了,無需朝廷費勁兒去維護,以後自然而然的大清百姓們就徹底熟悉、掌握了這條來之不易的海貿線。

且大清幅員遼闊,人才輩出,出海的人多了,以後大清的海貿線只會更加多,海貿的路子只會更加廣,到時民富則國富,民強則國強,大清的實力會越來越雄厚,經過幾代的積累,未必不會出現盛唐時萬國來賀的繁榮場面。